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是怎么得的

2018-07-27 17:35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血液病是我们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复杂,顽固,难以治愈,死亡率高。那么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血液病是怎么得的?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血液病相关介绍,希望大家对大家有用!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是怎么得的

血液病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一个人血液有问题,是相当严重的。血液病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那么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血液病是怎么得的?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血液病的种类和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是怎么得的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一般分为贫血症、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四大类。

贫血症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可发生于多种疾病。当循环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时,亦称为贫血。贫血的病理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红细胞破坏过多,病因是红血球再生障碍、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感染、恶性肿瘤、骨髓性疾病、缺铁、缺乏VB12、叶酸缺乏和失血等。贫血症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等。

白细胞疾病

即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单核、淋巴、巨噬细胞发生病变。常见病种包括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异常症,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或减少症、单核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症,免疫功能缺乏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出血性疾病

是凝血机制由于遗传性或继发性障碍而引起的自发性或轻度损伤后而引起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出血性疾病种类很多,根据发展原理可分为五类: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抗凝血过程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复合因子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常见的病种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命名,分类目前尚未统一。根据细胞形态、组织和生物化学以及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白血病,淋巴瘤,分泌免疫球蛋白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血液病病因尚未明确,只能知道某些可能存在的致病因素,如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化学因素(苯、马利兰、环磷酰胺、氯霉素、六六六、保泰松等)以及遗传因素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恶性细胞增殖时间仅为数天(如急性白血病);有的病程可在数年中没有明显进展(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另外要说明的是局部器官血管病多不属血液病,如脑血管病为神经内、外科病;心血管病为心内、外科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痔疮出血多为消化系统内、外科病;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深层静脉血栓等属血管外科,需要外科手术的多属外科疾病。但血液病与各医科都有密切关系。血管内容物非常丰富,血液病不等于凡是血管内容物异常都是血液病,主要看是何物异常,例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应属心血管内科。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应看内分泌代谢内科,由肝炎引起的血液检查肝功不正常,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应属传染科或肝炎科,肝炎是属于传染病。血液病一般都是不传染的。血液粘度增高也不一定都是血液病,如血脂高、血糖高引起的血粘度高不要看血液科,但如果是白细胞高、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高、纤维蛋白原高可能是由血液病引起的。败血症不属血液病,它是由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到血液中去,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如高烧、寒战等。有的做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菌,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可控制病情,达到痊愈。

患血液病也不可怕,因为血液病也不都是难治的病或不治之症,由于科学不断进步也有治愈患者,但无论患何种病都要及早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是怎么得的

血液病是怎么得的

血液病,一个词对于每个人,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往往发生在人们的生活中。

引起血液病的原因很多,临床观察发现少数人是因用药不当引起血液病的。了解这些药物与血液病的关系,对预防某些血液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血液病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用的大部分抗癌药物都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副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如阿霉素、阿糖胞苷、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等。有的药物在正常剂量时对大多数人无害.却会引起某些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剂量关系不大,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血小板减少及止血机能障碍

一些药物会导致骨髓衰竭,直接损害血小板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镇静剂、氢氯噻嗪、地高辛、甲基多巴、乙琥胺双氢克,摧毁精神下降、头孢噻吩、颜料、红霉素、常用药物。

有些药物可使血小板功能发生障碍,影响止血机能。如消炎痛、阿司匹林、双香豆素等。当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出现障碍时可出现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

过敏性紫癜

由于对某些药物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出现过敏性紫癜,常常表现为皮肤紫癜,也可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较为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链霉素、异烟肼、阿司匹林、安乃近等。

白细胞减少

由于某些药物作用于骨髓、对造血功能的抑制或导致成熟障碍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者可致粒细胞缺乏而致严重感染,危及生命。较为常见药物有氯霉素、保泰松、消炎痛、磺胺药、速效感冒胶囊、甲灭酸、氯奎宁,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药物有机砷等。

贫血

引起贫血的药物氨基水杨酸、苯妥英钠、抗癫痫药、抗疟药、磺胺药、抗结核药、叶酸、卡马西平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是怎么得的

血液病有哪些症状

贫血

贫血是血液病患者常有的表现之一。但是应当明确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人体由于组织和器官血氧缺乏而引起的症候群。贫血并不一定表明原发血液病的存在,血液病也不都有贫血。

出血倾向

异常的出血现象,如不易控制的鼻血、呕血、黑粪、血尿、月经过多。皮肤出血点、紫癜、瘀斑,以及眼和口腔黏膜及牙龈出血,都高度警惕血液病的可能性,血液病异常出血的特点是出血一般多为全身性,而不是局部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出血程度和引起出血的创伤程度不成比例,出血时甚是没有创伤史或没有注意到的创伤发生。

黄疸

黄疸是血液和组织中含有过多的胆红素所引起的巩膜和皮服的黄染。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血液病,特变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学病和淋巴瘤等的常见体征之一。

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特别是明显的肿大,应警惕血液病的可能性。肝、脾在胎儿阶段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婴幼儿以及成人在应激条件下或病理情况下,肝、脾可成为随外造血的场所。脾脏是红细胞破坏场所,红细胞的碎片和病变的红细胞可以被脾的巨噬细胞所吞噬。

血液病怎么治疗

血液病的治疗,目前西医主要采取的手段基本上不外乎以下几种:

输血

这种治法虽然是一种应急措施,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暂时缓解某些症状,但是从根上说输血不治病,对原发病无任何作用。从临床看,越输血,越不造血,甚至抑制骨髓造血,而长期输血,还会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以致引起肝肾功能衰竭。

使用激素

这是治疗血液病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暂时缓解病情的手段。从临床看,使用激素的疗效并不理想,一是此类药物的作用缓慢,二是疗效不稳定。长期使用激素还会引起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甚至严重损坏肝肾功能,其结果是,血液病还未治愈,又添新的疾病。

化学治疗

也就是平常简称的“化疗”,这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但就其临床效果看,弊大于利,主要是副作用太大,临床复发率也很高,另外,费用也比较高,一般患者难以承受。

免疫抑制剂

这种疗法从临床看有四大弊端:其一,疗效不确切;其二,停药易反弹;其三,副作用大;其四,价格昂贵。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疗法基本上未被广大血液病患者所接受。

很多时候,面对血液病,我们要认真了解相关知识,否则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引发器官的病变,严重会危及生命。

血液病患者如何预防感染

保证生活环境清洁

居室内尽量简洁、干净,物品如墩布等保持干燥,每日消毒,室内不放花草植物,器具内不留静水;尽量减少探访者,与患有感冒、肺炎、结核、肝炎等疾病的人隔离,以防传染。出门要带口罩。尽量不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

做好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粘膜清洁,内衣要勤换勤洗,消毒,日光下晒干,细致地搞好个人卫生。

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感染,勤漱口,每2小时左右含漱一次;吃东西时随时清洁口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防止口唇干燥出血感染,可涂食用油或石蜡油;用软毛刷刷牙,动作轻柔,以防牙龈出血感染;若口腔粘膜有溃疡、糜烂,可局部涂龙胆紫或根据医嘱用药。

保持会阴、肛门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和肛门脓肿:每日清洗会阴,每次大便后清洗肛门,清洗时最好用温开水,专盆专用,先洗会阴,后洗肛门。局部有感染时,可按医生要求选用不同的药液坐浴,如高锰酸钾药液等。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及时解除,防止排便困难,导致肛门出血感染。

多饮水,还有利于冲洗尿道,防止泌尿系感染,如有小便次数增多同时有小便急而且疼痛,说明有尿道感染。如有排便疼痛,可能有肛门脓肿等。这两种情况都要及时找医生诊治。

保证饮食清洁

最好吃蒸煮过的水果和蔬菜,食具要每日蒸煮消毒。

适当加减衣物

根据气候适当加减衣物,防止着凉感冒。

加强运动

经常做咳嗽、深呼吸等运动,避免发生肺炎 。

血液病患者冬季预防

冬季,北风凛冽,冰天雪地,气候寒冷,乃闭藏之季,万物收藏。值此节令,人当养阳守阴。血液病患者,多阴阳失调,气血亏虚,不耐严寒,更应注意调养,以利康复。

1、衣着要注意保暖。但若非气温骤降,不要轻易“全副武装”。俗话说“多衣多寒”,所以穿戴也要适度。

2、寒冬,人们因怕冷而终日关窗闭户,这是不可取的。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每天开窗应在2~4次左右,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3、晚上要睡足七八个小时。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令宜适当早睡晚起,养阴藏神。

4、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阴虚内热患者表现更明显,宜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如橙子、苹果、梨、甘蔗、柚子、橘子、香蕉等。睡前可用紫草油、薄荷油滴鼻以防鼻黏膜干裂出血。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