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硫磺对人体的危害

2018-07-26 22:29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止咳药在我们的饿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药物,但是最近又报道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那么硫磺是什么呢?硫磺对我们人体有危害吗?

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硫磺对人体的危害

对于硫磺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近日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硫磺对食用者和生产者都是有害的,人体食用的话,会给人体带来比较严重的伤害。

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硫磺对人体的危害

据介绍,浙贝,别名浙贝母、象贝、大贝母,是一种用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中药材,与白术、白芍等被统称为“浙八味”。据举报人白某告诉记者, 硫磺熏蒸的浙贝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检测市场上公开销售的药品是否存在硫磺超标问题,去年底他网购了5种常见的止咳化痰药品并送到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让 人大吃一惊:所有送检药品中均检出了一定的硫磺含量。

根据白某提供的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和留存样品,记者发现其中5种药品硫磺含量检测情况分别为: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 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橘红丸,国药准字Z20027420,规格为3g×9袋,检测结果为0.6%;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橘红丸,国药准字 Z22023402,规格为6g×10丸,检测结果为0.3%;同样是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润肺止嗽丸,国药准字Z20093622,规格为 8g×12袋,检测结果为0.2%;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金贝痰咳清颗粒,国药准字Z10950032,规格为7g×10袋,检测结果为0.1%;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宝泰康颗粒,国药准字Z10920006,规格为4g×12袋,检测结果为0.1%。检测负责人钟某认为,一般来说, 成品药成分中不应出现“硫”成分,而这5种止咳药中100克成品药最高的竟然含有0.6克硫磺(即千分之六的比例),最少的也有0.1克硫磺,这着实让人 吃惊。

据了解,上述5种止咳药硫磺含量检测的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硫磺含量的检测标准,即现行有效的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50-2010附录A》,检测机构参照了该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国联并不是我国官方医药检测机构,因此结果有待官方进一步确认。但对该结果,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房书亭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药典中对于上述中成药含量中并不存在硫物质,同时,对于较好干燥的浙贝来说,是决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干燥的。 “这意味着,使用浙贝等药材制成的中成药中,也不应该出现任何含硫物质,如果按照此前放宽后的规定,其含量也应在150mg/kg以下。”

药水局部浸润作用大大降低,影响疗效。饮料中大多含有维生素C等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容易导致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吸收,从而影响药效。

硫磺是什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硫磺对人体的危害

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32.06,蒸汽压是0.13kPa,闪点为207℃,熔点为119℃,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硫磺的危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硫磺对人体的危害

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遇水后会变成亚硫酸。亚硫酸进入食品,不仅破坏食品中的维生素B1,还能使钙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游离的亚硫酸对人的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如果熏蒸食品使用的是工业用硫,人食用后还会发生更严重的中毒。 因此,对于看上去比较可疑的食品,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食用,或者在食用前用清水多次浸泡,这样可以降低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残留量。 加工者因为接触硫磺较多,发生中毒的机会更多,也会更严重。轻者会出现眼红、眼痛、流泪、失眠等症状,重者可能会出现反射性声门痉挛,表现为说话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憋气等。 硫磺熏蒸法既不符合食品行业的加工安全要求,又不符合食品行业的卫生安全要求。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