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寨卡病毒该如何预防

2018-07-04 14:28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寨卡病毒是我们大家都不是很了解的病毒,目前为止全省一共有7例寨卡病毒的病例,这种病毒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

广东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寨卡病毒该如何预防

目前寨卡病毒又出现了,广东省发现了两名寨卡病毒的人,外出旅游回来发现身体不适就去医院检查,目前已经隔离治疗,这种病毒的症状很明显,通过蚊虫叮咬来进行传播的,那么这种病该该如何预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广东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广东省卫计委昨日通报,本省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截至目前,全省共报告7例寨卡病例,全为输入性病例,当中1例已治愈出院。

新发现的两例患者为来自委内瑞拉(寨卡疫情发生国)的华人父女(父亲,47岁;女儿,6岁),在广东住址为江门恩平市。3月3日从委内瑞拉回国抵粤,3月5日出现发热、皮疹症状,患者主动到医院诊治,并告知旅行史。经省疾控中心复检,患者标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目前已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专家分析,清明节前后从疫情发生国返华人数较多,我省仍可能继续发现输入性病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广东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寨卡病毒该如何预防

寨卡病毒病因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广东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寨卡病毒该如何预防

寨卡病毒的预防

目前无疫苗。减少寨卡病毒感染来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减少蚊虫与人的接触可减少感染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驱虫剂;穿戴尽可能覆盖身体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最好是浅色衣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环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广东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寨卡病毒该如何预防

要保护自己免患寨卡病毒和其他蚊媒疾病,采取上述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遵循这一建议,当前往已经出现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区旅行时也可征求当地卫生部门的意见。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