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比较常见,幼儿急疹经常发生在半岁到一岁的幼儿身上,有时候会误以为是其它的疾病,那么急疹与其它的疾病怎么区分呢?如果宝宝患了幼儿急疹,家长不必着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幼儿急疹症状表现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3~4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恢复正常。
2.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3.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大多会有明确的麻疹接触史。眼、咽、喉会出现严重的发炎现象,颊内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全身症状较重。皮疹在体温达最高峰时出现,在出疹初期热度持续不退。典型病程为“发热3天,出疹3天,退热3天”三部曲。
1-5岁儿童多见,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风疹发热一般不高,特殊的斑丘疹出现较早,分布遍及全身,并多融合一处。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较显著,易于鉴别。
3-7岁儿童多见,属于细菌性发疹病。好发于2-10岁儿童,高热1-2天后全身出现皮疹,同时热度也升高,皮疹先见于颈,胸、腹部,1日内遍及全身,持续3-5天后退疹,1周后全身片状脱皮,手足大块脱皮,有特殊的杨梅舌。其他病毒感染所致皮疹的有柯萨基病毒、EB病毒等感染,按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检测可鉴别。
1.监测体温
发现宝宝体温异常后,用体温计而不是手为宝宝测试温度。
2.注意补水,物理降温
要给宝宝少量多次饮水,并以柔软的棉布蘸温热的水反复擦拭头部、手心、足心、掖下、腹股沟、胭窝等处,通过物理降温帮助宝宝进一步降低体温。
3.必要时使用药物
体温超过38.5度,可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混悬剂,防止高热惊厥。早期可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制剂,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腹泻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时对症处理,可给予止泻药和助消化药。
1.注意洗澡水温,保持皮肤干燥
可适当减少洗浴次数,保持肌肤干燥,洗浴时应避免水温过高或太低,更不要使用具有刺激性成分的香皂或沐浴露!若有轻微痒感,可用炉甘石洗剂外用。
2.穿着宽松纯棉内衣,以免摩擦肌肤
注意给宝宝选择款式易穿脱、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衣,不穿丝毛织品等衣物,以免摩擦肌肤引起不适。
1.饮食恢复要循序渐进
当宝宝皮疹渐消时,父母要注意让宝宝循序渐进地增加进食量,不要一下子吃太多,以免给还未完全恢复功能的肠胃增加过多的负担。
2.注意忌口
别吃腥发刺激性食物,对伴有径微腹泻的宝宝还要注意减少奶和奶制品的摄入,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米粉、藕粉、面汤为好。
3.哺乳期多喝奶
如果是还在哺乳期间的宝贝,妈妈则需要增加液体补充量,孩子生病时都比较依赖妈妈的哺乳,尽量的多喂奶。妈妈注意饮食中要杜绝鸡蛋、鱼类、虾类、蒜、韭菜等食物,生冷或辛辣食物也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