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非常冷的季节,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冬季养生,冬季养生最主要的就是保护好双脚,因为脚底受寒百病生。足部的保暖方法很多。除了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平时还要注意多活动脚部,如参加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这个地方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尤其是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冷的人。
脚和五脏六腑中的肾关联很大。脚受寒的话,容易影响人的肾气、肾阳。很多女性不注重足部保暖,受到虚寒以后,很容易患上老寒腿。肾阳亏虚后,人的体质也会变弱,对病毒的抵抗功能降低,从而容易患上感冒等一些疾病。
若不注意脚部保暖也会影响内脏,引起胃痛、腰腿痛、女子行经腰痛、月经不调等症。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神经联系,脚一受寒就能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收缩,抗病力下降,引起感冒等症,甚至还会诱发肢体部位的动脉痉挛、关节炎和其他风湿性疾病。
冬季泡脚虽好处多多,但并非人人都适合,下面几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1、患有动脉炎、静脉炎以及动静脉血栓的病人就不宜泡脚,因为泡脚会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容易引发危险。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泡脚时也要特别留意,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皮肤很容易被烫伤。一旦水温太高,也易引发足部感染,加速病情恶化。
3、足部有溃疡、炎症、皮肤病等也不宜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相关的专家指出,人体的脚部汇集着大量的阴血,人体的三条阴经汇聚于此处。因而于不同的时间段、选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来泡脚,是有着一定强身、健体,促健康作用的。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
正确的选择是,买一个比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的那种。为什么要选择木桶呢?一是比较容易保温,二是贴近自然。注意泡脚的水量:泡的时候,水要没过脚踝,到小腿中下三分之一处为最佳。
市场上卖的这种泡脚桶,没有加温设备,这样,我们在泡脚的时候,有时感觉水凉了,不得不往里加热水,所以泡脚前我们可以多准备些热水瓶,灌满热水备用。
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了。这也是证明你经络是否通的一个办法。
有些人喜欢泡脚时把脚泡得通红,认为水温越高,效果越好,其实是不对的。泡脚水不能太热,用手去试水温,感觉温热,以40℃左右 为宜。如果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容 易引发危险;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更加干燥。
泡脚时间太短达不到效果,一般泡15-20分钟,人体微微出汗即可。但有的人习惯泡到浑身大汗才觉得舒服,这样就属于泡过头了。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更不能太长,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
泡脚后再稍加按摩对健康大有裨益。按压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几分钟,可以更好地促进足底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还可以护肾。患有高血压的人,泡脚时可以按压涌泉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及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一定调节血压的功效。
冬季泡脚时,如果适当加些辅料,还具有其他一些功效。
在泡脚时加入几块拍扁的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不过要切记,加生姜泡脚对血压高的病人、脾气急躁的人群就不适宜。
在泡脚时加一些盐,还可以清洁脚部,杀菌消毒,防止脚气病,还可以去除脚部角质,使足部皮肤保持光滑清洁。
经常用醋泡脚,可调节和松弛原本紧张的神经,对身体起到减压的作用,有利于睡眠。
对于冬季怕冷且痛经的女性,可在泡脚时加入适量艾草叶,有祛寒、通经络的效果,对缓解怕冷、痛经等都有不错的功效。
专家建议晚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中医上讲,当人体发生血虚、血淤情况时,手脚会出现发凉、憋闷、喘不过气等情况。而于晚间用热水泡脚,且于热水中放入一些红花,可起到一定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于一定程度将起到补血的作用。
1.女性于经期内不可泡脚
2.空腹或是刚刚吃完饭后,不可泡脚
3.泡脚时的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不可过长
4.不可自行于泡脚水中随意的添加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