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能治颈椎病吗 老人练习太极有哪些好处

2018-07-26 22:40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一提起太极,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特别是对老人而言,适合的运动不多,太极是最适合的运动,那练习太极有哪些好处呢?练习太极能治疗颈椎病吗?

太极拳能治颈椎病吗 老人练习太极有哪些好处

太极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武术,很多人都听过太极张三丰的故事,其实,太极是一项十分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既可以调养生息,还可以强身健体,有颈椎病的中老年人尤其适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太极拳能治颈椎病吗 老人练习太极有哪些好处

太极拳能治颈椎吗

太极拳是可以缓解颈椎病的。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压力过大,长期劳作所造成的,很多人想通过运动的方式治疗颈椎病,但效果不大,因为很多体育项目很难起到锻炼颈部的作用,但太极拳却是例外,它的“云手”能帮助你牵拉颈部,使颈椎处于活动状态,当你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时,颈椎病也会逐渐得到缓解。

老人练太极的好处

全面锻炼身体

太极拳的动作有几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如柔软、慢、连贯、走弧线(即圆形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都是锻炼上绝对不可忽视的法则。在这里只拿一动无有不动的特点来证明它的全面锻炼作用。太极拳在动作时,凡是全身能动的部分,都需要参加活动,所以叫做一动无有不动。老年人身体较弱,不适合激烈运动,而太极拳运动量较小,又能全面锻炼身体。

内外兼顾

太极拳在锻炼时,不但肌肉活动有各式各样的柔和动作,同时还要做好呼吸运动和横膈运动,来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另外,由于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使人精神集中,不起杂念,以至越练越纯静(即心境异常安静之意),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更好的调节作用。不仅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等疾病有一定作用,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有一定作用。

陶养性情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柔和,要求轻灵贯串,又要求在动作中包含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识作用,能使性急的或者性慢的练拳人在无形中接受影响,矫正原有的习惯。因为太极拳一面讲究灵敏,能使人提高敏感,一面又讲究沉静,能使人抑制浮躁。心态平和对老年人的高血压等症状可以起一定的作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太极拳能治颈椎病吗 老人练习太极有哪些好处

改善睡眠质量

老年人一般睡眠较浅,睡眠时间较短。太极拳动作轻柔,冲击力小,几乎是人人都适宜的运动,尤其是老人。常练太极拳可缓解焦虑抑郁、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平衡能力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正如人的走路,左脚实则右脚虚,右脚实则左脚虚。一前一后、一虚一实,迈步前进。习拳者久经锻炼,更能应付紧急。如:前脚踩于香蕉皮,必然打滑虚空,后脚坐实,就如树根紧扎大地不为所倒。再有,久练太极拳者拳架特低,根据物理重心低则稳,就更不易摔跌了。

互相交流,排解寂寞

老年生活比较简单,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老年人们就太极拳的动作互相交流。既能强身健体,又交流了感情。每天花点时间打太极拳有助于排解生活中的寂寞。

增加身体柔软度

打太极拳是完全交替肢体的运动。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令身体柔软度提高。

降低血糖血压

由于许多中老年人都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人练3至6个月后,甚至可减少用药量。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坚持长期练拳,可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早期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依靠饮食及运动控制血糖。

老人学太极注意事项

要做好准备

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安静避风的环境,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势,做到量力而行。轻松自在地练习,切不可过于用力伤了自己,不小心跌倒就更是不划算了。

速度要均匀

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8~9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为8~10分钟,“八十八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太极拳能治颈椎病吗 老人练习太极有哪些好处

架势高低均衡

初学时架势可以高一点,也可低一点,但在起势时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除“下势”以外)。体弱者最好采用高一点的架势练习,随着动作的熟练和体质的增强,再练中型架势或低一些的架势。年高体弱的,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

姿势中正平衡

习拳者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古书有传,拳术精湛者头顶碗水、书本而不震荡溅出和翻落。说明姿势中正的习拳者能始终保身躯平衡,久而久之,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前俯后仰、东摇西摆。

呼吸深匀细长

匀细深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机能。老年人应在锻炼中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行气结合要慢慢来,操之过急是万万不行的。

适当运动量

太极拳运动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运动量比较大。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一般健康无病的人,运动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

老年人和体弱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可以单练一组或几组。也可以专练一两个式子如揽雀尾、云手、起势等。也可以架势稍高一些,如弓步的前腿应垂直,膝盖与脚尖在一条垂直线上,膝关节弯曲度可略小一些。

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手法柔缓轻松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架子愈慢愈好。动作如抽丝,行步如猫行,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久而久之,习拳者自会养成谨慎小心的良好习惯,如遇危急也不慌张、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习惯,行路处事也就轻盈自如,不易跌倒。

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的大致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