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刮痧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刮拭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来刺激经络,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通畅,但是中暑刮痧也是需要方法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穴位、合谷、内关。
放痧穴:大椎。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哑门: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O.5寸,第一颈椎脊突下。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夏秋之际风邪湿热较重,较易出现痧症,因此也有的地方将痧症特指为中暑。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络五脏均与皮肤有密切关联,换言之,体内的病症,大多可反映在皮肤上,可以根据皮肤的变化来诊断内在的疾病。刮痧正是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刮拭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来刺激经络,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通畅,从而达到增强身体免疫力、祛病强身的功效。
刮痧疗法对感冒、发烧、肠胃不适、中暑症、高血压、肌肉劳损等多种病症均有良好疗效,身体健康的朋友通过刮痧也可防病保健。
tips:除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患者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即可通过刮痧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
刮痧所使用的用具很简单,一般使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民间也有使用边缘光滑的瓷质器具如杯盖、调羹或小碗,也有使用玉石的。为了防止刮痧过程中皮肤破损,刮痧时通常会使用润滑剂保护皮肤,如由多种中药和植物油炼制而成的“活血润滑剂”,民间也用食用油替代。
先刮风府、哑门,然后用三棱针放痧大椎穴,再刮背部膀胱经,最后刮前臂内关、合谷穴。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部风府至哑门穴,由上至下,宜用刮板角部,30次,出痧为度。大椎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
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然后刮拭背部膀胱经穴,分别为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和旁开3寸二线,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最后分别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部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3.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4.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