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早好不好 宝宝走路早有什么影响

2018-07-03 05:27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我们都知道,每个宝宝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因而,宝宝走路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走路比较早,那么宝宝走路早好不好呢?

宝宝走路早好不好 宝宝走路早有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宝宝走路早是不好的,不利于宝宝的发育和成长。宝宝太小,骨骼还没发育完全,过早走路会影响下肢的发育。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宝宝走路早好不好 宝宝走路早有什么影响

宝宝走路早好吗

并不好。

1岁以下宝宝骨骼中的骨胶原较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下肢肌肉和维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如果过早地让宝宝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O”型腿和扁平足,不仅影响外观,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造成不利影响。

宝宝走路早有什么坏处

影响腿型

在1岁前,孩子的骨骼尚没有发育完全,骨骼中钙的沉积比较少,骨质比较柔软,容易变形,下肢肌肉和维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如果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走路,孩子身体的重量会造成腿部的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容易影响腿型,形成O形腿和X形腿。

影响脊柱

在1岁前,如果让孩子过早地学习走路,还会造成孩子脊柱的畸形,因为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脊柱为了支撑身体的重量,会发生变形,长期下去,会造成脊柱的畸形,形成驼背,不仅影响外观,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造成不利影响。

影响视力的发育

孩子走路过早还会影响视力的发育,因为在孩子1岁前,视力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让孩子学习走路,孩子会注视较远的物体,但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孩子会因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而调整眼睛的焦距,长久下去,会损伤孩子的视力。

影响运动发育

爬行是孩子走路的基础,如果我们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走路,会导致孩子爬行的机会减少,影响孩子正常的运动发育过程,导致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从而影响日后多种能力的发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宝宝走路早好不好 宝宝走路早有什么影响

宝宝多大开始学走路合适

建议1岁之后学走路。

一岁以后,家长就可以教孩子学习走路了,此时宝宝各方面发育的都比较健全了,身体也结实了,腿部有力量,四肢也能协调,此时学走路会更稳当。而在一岁之前,建议孩子多多练习爬行,因为爬行对孩子好处多多,对孩子的平衡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好处的。

正确让宝宝宝学会走路的方法

9-11个月学站

宝宝9-11月时是学习走路的前期阶段。这个年龄段应该让宝宝学会很稳地扶站,或扶着东西单独站一会儿,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

12个月学蹲

宝宝12个月时,应多对宝宝进行站-蹲-站这一连贯动作的训练,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蹲可锻炼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为宝宝学走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宝宝走路早好不好 宝宝走路早有什么影响

12个月以上学走

1、宝宝12个月以上时,可以开始教宝宝扶着东西行走,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接下来可以训练宝宝学走路了,但每次的训练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2、父母可以蹲在宝宝面前,伸出双手拉宝宝手臂,然后鼓励宝宝慢慢向前迈步,让他充分体验脚踏实地的感觉。

3、爸爸妈妈可以面面相对而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内自己独立行走。

4、当宝宝逐渐对身体能平衡控制,只需用一点点外力就能主动往前走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在距离宝宝1米左右的地方,用他喜欢的玩具去引逗他向前迈步。训练几次后,宝宝便能大胆地独立行走了。

注意事项:

如果是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宝宝就自然学会走路,则说明宝宝身体已发育完备。这种较早地学会走路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对骨骼和关节的发育也不会造成影响,所以不必担心。

但是,如果家长希望宝宝尽早学会走路,因而在宝宝没有自主意愿走路的时候,就帮宝宝练习,这么做对宝宝的发育可没有好处。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