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天才神童”等等故事,其实这就是孩子智商高于平常人的一种表现,但是像这种“天才神童”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
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
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
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语言:对人及物发声;
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大运动:独坐自如;
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
语言:发da—da、ma—ma无所指;
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大运动:会爬、拉双手会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
适应能力: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
语言:会欢迎、再见(手势);
社交行为:表示不要。
大运动: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动作熟练;
适应能力: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
语言:模仿发语声;
社交行为: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
大运动: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
精细动作:打开包积木的纸;
适应能力: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
语言: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
社交行为:懂得不,模仿拍娃娃。
大运动: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
精细动作:试把小丸投入小瓶。全掌握笔留笔道;
适应能力:盖瓶盖;
语言: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社交行为:穿衣知配合。
有些宝宝智力发育有问题,但妈妈不一定能够及早发现,尤其是比较小的宝宝,更容易被忽视。老人们常常称赞那些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孩子为“乖”,殊不知这正是孩子行为障碍的表现之一。这种乖是因为他们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较差的表现。由于爸妈的误解,致使这些孩子在早期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所以早期观察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非常重要。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简奈伦·哈丁罗切尔博士认为,幼儿对语言的早期掌握对形成幼儿成功的智力机制非常重要。家长同孩子交谈可随时随地进行,走到哪说到哪,看到什么说什么,还要启发孩子去说去表达,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图书后,往往是孩子拿来一本,家长就给孩子读一本,读过之后便放到一边,然后再读下一本,只注重读的过程,全然没有注意孩子的阅读兴趣,这种作法不能很好地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家长给孩子讲书最好是拿过一本书家长先要问孩子这是一本什么书,它的名字应该是什么,这本书里都有些什么,提出问题让孩子先找出答案,然后父母再给孩子讲述,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讲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同孩子一同讨论,不断地提出问题,如他们怎么了,想一想他后来会是怎样的,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要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会爬行,就不管不教,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用手推孩子爬行。孩子不会跳绳,可以让孩子先练手摇的动作,然后练腿跳的动作,再练协调在一起的动作。
从训练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离的东西,能摆弄物品,最后能拆装物品等。孩子躺在床上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去抓东西,家长可以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玩具,在孩子眼前逗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学会用手去抓悬挂物。
新生儿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注视、追踪彩色的、运动的物体来训练孩子的视觉;通过让孩子寻找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听音乐,给孩子读故事等来训练孩子的听觉;通过和孩子拥抱,用粗毛 巾擦身体,让孩子翻跟头、玩沙土、游泳等来训练孩子的触觉。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味丰富的色彩、声音、气味的刺激。
教孩子认识日常用品,掌握它们的名称,并且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识,例如,一星期有几天,太阳从哪边出来和落下,一斤有几两,教孩子认识时间、认路和乘车等。
多让孩子与他人接触,和小朋友玩,不要把孩子孤单单放在一边不管不问。
例如:吃饭、喝水、穿脱衣服、坐便盆、擦屁股、系鞋带等,逐步训练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对于七、八岁的孩子,要想提高智力水平,不能仅仅着眼于训练学习能力,还应该在心理专家科学指导下,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自制力、反应能力、协调性、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在娱乐中教孩子发出简单的声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