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情况下,宝宝中暑之后,皮肤会灼热,潮红,体温上升至38℃以上,发烧出冷汗,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那么宝宝中暑发烧吃什么药好呢?
宝宝中暑后会发烧。
宝宝中暑之后,皮肤会灼热,潮红,体温上升至38℃以上,发烧出冷汗。
专家提醒:
1、这个时候宝宝会感觉极其不舒服,一般都会情绪烦躁,哭闹不安,呼吸加快。
2、那么父母就要格外观察,宝宝是否中暑,及时进行降温,否则很快孩子就会乏力、头晕,甚至抽搐昏厥。
3、如果已经昏厥,就要立即就医,并且同时做些降温处理。
1、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6℃-37℃,这种恒定的体温是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体内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结果。
2、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再加上通风不良,人体的辐射与传导对流散热方式发生障碍,外界温度反而通过辐射使体温升高,这时就主要依靠出汗蒸发方式散热。
3、但当高温、高湿环境同时存在,出汗蒸发散热也受到影响,而使体内余热大量蓄积,体温便迅速升高。
4、体温升高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蛋白质和糖类代谢亢进,体内产热增多,这样又会促使体温升高。
1、一旦发现宝宝中暑,首先父母要冷静,将宝宝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着,保持其呼吸顺畅,打开空调和电扇,但是不要直接将冷风吹在孩子身上。
2、然后用湿毛巾给宝宝身体降温,等宝宝意识清醒的时候,喂一些淡盐水或者绿豆汤。
3、前提是将宝宝呕吐物清理干净之后,在做这些降温处理的同时,打120寻求救援。
多吃粥类食品,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对于身体大有好处。用于防暑的粥品有绿豆粥、荷叶粥、鲜藕粥、生芦根粥等。
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喝汤最好喝绿豆汤,绿豆性凉,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
1、适应症:
健胃,驱风。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2、主要成份:
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辅料为植物油、明胶、甘油、色素(焦糖色)。
3、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适应症: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中风,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
2、主要成份:
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制)、荜茇、白术、诃子肉、朱砂。
3、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1、适应症:
解毒辟秽,理气止泻。用于泄泻和痧气(中暑)。
2、主要成份:
白芷、苍术、石菖蒲、细辛、荜茇、鹅不食草、猪牙皂、雄黄、丁香、硝石、白矾、冰片。
3、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4次。
1、适应症:
白茅根、淡竹叶、牛筋草、芦根、滑石(飞)、甘草。辅料为:蔗糖。
2、主要成份:
清热祛暑,利尿生津。用于暑热,身热,口干,溲赤和预防中暑。
3、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1~2次。
1、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2、主要成份: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乙醇。
3、用法用量:
本品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1、在餐间给宝宝喂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孩子饱食后吃药容易造成呕吐。
2、对付不肯喝药的宝宝,不少家长都会使出这么一招:捏住鼻子猛灌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很容易导致药液呛入孩子的气管或肺中。
3、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要严格遵守医嘱,将服药时间错开,以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加剧毒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4、在给宝宝服药时,应注意不要用茶叶水或可乐等饮料送服。
1、宝宝夏天穿衣服要适当,衣料要透气吸水,外出活动的时候避开中午11:00-15:00最热的时候,外出游玩的时候要多喝水。
2、如果在室内的话,要注意通风,利用空调或者电扇保证室内温度比较舒适,当然,温差不能太大。
3、另外夏天的时候多给宝宝吃一些水果水菜,少吃油腻的食物,偶尔煮点绿豆汤解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