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吃大蒜是可以预防感冒的。大蒜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适量食用是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功效。那么大蒜怎么吃能预防感冒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吃大蒜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感冒。
祖国医学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辣,入脾、胃、肺经,具有行气滞、暖脾胃的功效,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泄泻痢疾等。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证明,大蒜有消炎、杀菌、止泻、利尿、降压、祛痰、防癌等作用,据药理分析,大蒜含有一种植物杀菌素,名叫“大蒜素”,以紫皮蒜和独头蒜含量高,白皮蒜、马牙蒜次之。大蒜素有十分强烈的杀菌能力,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炭疽杆菌、霉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均有杀灭作用。因此,大蒜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食物,不仅可以作为调料改善风味,适量食用还对健康有益。
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捞出,然后取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入,同煮为粥。此粥具有下气健胃、解毒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菌痢患者。
大蒜10克,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开水50毫升,澄清加白糖适量即成。此浸液具有止咳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百日咳。
黑豆100克,大蒜30克,红糖10克。将炒锅放旺火上,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倒入黑豆(洗净)、大蒜(切片)、红糖,用文火烧至黑豆熟烂即成。这种吃法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适合肾虚型妊娠水肿者食用。
如果咳喘严重,白色稀痰较多,说明受寒较重,在吃上面食疗方的同时,再加上生姜、大蒜、红糖煮的水一起吃。小儿可用生姜3片、大蒜3瓣、红糖半勺,成人用生姜7-8片、大蒜7-8瓣,红糖一勺,放入锅中加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严重时可一日三次。
孩子感冒咳嗽,效果比打针吃药灵多了。方法用30克大蒜、10克冰糖加200毫升水,先用大火将水煮开,再用小火慢炖几分钟,最后熬成一小碗的量让孩子喝下去。孩子咳嗽厉害时,早、中、晚一天共喝3次,第二天就见效,3天后就好了。
小孩咳喘时用大蒜2-3瓣,大人用7-8瓣,拍碎,放入碗中,要在碗上加盖,再放入锅里去蒸,大火烧开改小火15分钟,严重时可一日三次,可以不吃大蒜只喝水。第二天再蒸蒜水时就要加冰糖了,小儿放一粒,大人放二粒,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民间多用大蒜治疗咳嗽、气管炎、哮喘、肺结核。
取大蒜十几瓣,捣成泥状放入杯中,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温服当茶饮,每日1次,咳嗽严重者每日2次,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
最简单的就是买剥一粒大蒜,含在口中,时轻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一粒含一小时,咽痒立减,咳嗽可愈。
1、腹泻时忌食蒜。
这是因为病人腹泻时,由于受凉或食用有致疾菌的不洁食物后,引起肠内局部粘膜组织炎性浸润肠壁血管的通透性变异,肠腺体分泌亢进,酿成蛋白质、水盐代谢紊乱,使大量体液渗入肠腔,同时细菌及毒素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而产生腹泻。这时,整个肠腔均处于“过饱和”的紧张应激状态中,再进食大蒜这一辛辣物,便会更加激惹肠壁,促成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使更多的组织液涌入肠内,加重腹泻。
2、忌空腹食蒜,以防引起急性胃炎。
3、忌过量食蒜。
每日成人以吃生蒜二、三瓣,熟蒜四、五瓣即可,小孩减半,多食也无益。
4、忌长期食用大蒜。
大蒜有使肠道变硬的作用,这往往是造成便秘的一个原因,而且能杀死大量的肠内常在菌,由此还能引起某些皮肤病。
5、忌外用,以免造成皮肤皲裂。
6、有些人对大蒜有特殊的反应,因此如食用后有不适感,则应忌食。
现代医学认为,葱含葱蒜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或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功效。葱有刺激人体汗腺,具有发汗解表作用,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具有健胃功能,并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有强身健体之功。
柠檬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苹果酸、高量钠元素和低量钾元素等,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的作用。
绿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病毒细菌的侵袭。《美国营养学会》期刊公布一项新研究,试验者服用绿茶胶囊后,他们患一般感冒和流感的几率降低了23%,病程也缩减了36%。
有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是良好的免疫促进剂。大蒜提取物可杀灭乙型流感病毒,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概率降低2/3。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健胃止呕等作用。
萝卜有下气消食、除痰润脏、治喘、解毒、利尿和补虚等功效。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萝卜里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还有一种干扰素的诱导剂,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抗病毒。
南瓜富含维生素A。冬春季节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诱因。美国科学家认为维生素A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取得抗感染效果的。
含有大量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帮助白细胞抵抗自由基的副作用,从而起到抵抗病毒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