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并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搭配食材,有的地方喜欢吃甜的有的喜欢吃咸的,腊八粥主要材料是不能少于八种哦!下面看本文介绍吧!
原料:大米、小米、泰国糯米、薏仁、玉米碴、红小豆、绿豆、红花芸豆、莲子、花生、红枣、桂圆
1、把薏仁、玉米碴、红小豆、绿豆、红芸豆、莲子、花生和红枣提前用清水浸泡;
2、大米、小米和泰国糯米清洗干净;
3、和1中浸泡充分的各种原料混合;
4、添加桂圆肉和适量清水,入高压锅;
5、大火煮至上汽,转小火慢压20分钟,关火自然排气。
温馨提示:
1、腊八粥所用食材没有定规,可以根据各地的习惯、各人的爱好和条件而定;
2、难煮的豆类和果仁需要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天;
3、百合、枸杞这种不耐煮的食材起锅前20分钟放;
4、用高压锅省时省力,若是选用其他锅具,煮粥时先用旺火,等米快开花了改用文火煮。一边煮一边搅拌,注意不要糊锅;
材料:黄豆、红豆、花豇豆、黑豆、豌豆、高粱米、麦仁、粟米、玉米碎、燕麦、薏米、芡实、红枣和糯米 火龙果、苹果(可任意添加喜欢的水果)
(1)各种食材混合,洗净
(2)洗好的食材倒入高压锅,加入适量冷水
(3)加盖,保压35分钟(除了黄豆以外的食材均没有浸泡过)
(4)熬好的腊八粥,各种豆子均已熟烂
(5)准备好火龙果、苹果,洗净、去皮切小丁备用
(6)切好的水果倒入腊八粥中,加入白糖混合均匀,调好味。腊八粥盛入碗中,温热食用
材料:豇豆,花豆,糯米,南瓜,花生,大米,薏米。燕麦。荞麦,杏仁,枸杞,阿胶枣
(1)红豇豆、花豆、糯米浸泡8小时
(2)南瓜去皮切片备用
(3)花生、大米、薏米、燕麦、荞麦、杏仁、枸杞洗净倒入砂锅中,再将南瓜和泡好的红豇豆、花豆、糯米、阿胶枣一起倒入锅中
材料: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肉、松子各50克,糯米200克,红小豆100克 调料:白糖30克
1.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红小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
2.红小豆、莲子、花生仁放入锅内,加清水以中火煮至豆子软熟后加入糯米。
3.30分钟后加红枣、桂圆肉,0分钟后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白糖即可。营养功效:腊八粥对提高免疫力有益。有清热利水、散血消肿的功效。 煲粥小贴士:此粥营养丰富,适宜大众化食用。
材料:鸡肉,香菇,胡萝卜,莴笋,糯米,芸豆
(1)鸡肉切丁,加入料酒和胡椒粉腌拌一下备用。炒锅倒油倒入鸡肉粒滑炒变色盛出备用。
(2)香菇泡发和莴笋,胡萝卜切粒,锅中烧开水倒入莴笋,胡萝卜,香菇,青豆焯烫一下备用。
(3)糯米和白芸豆用清水浸泡20分钟,加入少许色拉油。
(4)砂锅中加清水倒入糯米和芸豆大火煮开小火炖煮40分钟。
(5)米已粘稠加入鸡肉继续炖煮15分钟。再把莴笋,胡萝卜,香菇,青豆倒进去搅拌均匀。
(6)用汤勺不停搅拌再煮上5分钟,加入盐,胡椒粉即好。
材料:大米,糯米,红米,海米。胡萝卜。豆干。香肠,腊肉,新鲜猪肉
(1)取砂锅,将糯米和红豆洗净先放入砂锅里加水煮,煮开后转小火。
(2)煮红豆的同时将腊肉、香肠、新鲜猪肉洗干净,豆干用开水烫一下洗净,胡萝卜剥皮洗净。所有材料切丁。
(3)将切好的腊肉、香肠、新鲜猪肉、豆干放入烤盘,加一点点油抓匀。并放入香叶,蒜粒,烤箱预热200度烤30—40分钟。
(4)查看锅里的红豆和糯米,待红豆渐渐软了,就下洗好的大米到锅里,先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半个小时。
(5)加入切好的胡萝卜丁和海米,这时候就不用大火煮开了,一直保持小火。
(6)查看烤箱的食材,时间到了之后把所有肉类和豆干倒去多余的油,然后全部下锅,包括里面的蒜瓣和香叶。这一步要小火保持煮一个小时左右,煮到大米糯米软烂,红豆开花就可以出锅食用啦!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提起“腊八节”,大概多数人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腊八粥”,真正的老北京习俗更多的还是从清朝开始。肖复兴表示,就腊八节来说,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但最早腊八粥是供穷人食用,“到了年底穷人没有吃的东西,将锅盖、缸沿打扫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习俗,最终传到官府、宫廷和寺庙。”
在漫长的民俗演变过程中,许多俗语也随之出现,即“送信的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年”等。肖复兴解释,作为节俗来讲,如果说过年是一首交响乐,那麽腊八节就是第一章“前奏曲”,“过年”由此拉开序幕。而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内里“五味俱全”,“八宝”含有吉利之意,而在“五味”中,“苦味”含有一席之地,与“八宝”对照,这是与腊八节中与穷人相关的地方,慢慢演绎成今天所讲的民俗。
“如果失去了这层含义,那就是被剥离了核心。过去旧社会存在对立分离的现象,腊八粥在那一天的意义才非比寻常。”肖复兴称。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