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大闸蟹虽然美味,但是,也是不能过量食用。大闸蟹属于寒性食物,吃多了会容易导致脾胃虚寒,寄生虫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等。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大闸蟹属于寒凉性的食物,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寒气,在食用过多时容易引起脾胃虚寒,胃肠的消化功能严重下降,可能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之症;而经期的女性更是有可能导致宫寒、痛经加重、经血量少甚至绝经。
大闸蟹也是过敏性的食物,过敏体质的人不能吃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同样病人的免疫比较低下,就算以前能吃蟹,现在也不能吃,更不能多吃,有引起过敏的可能,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过敏最为多见,有的腹泻、腹痛、呕吐,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全身过敏症状。
吃大闸蟹主要并不是吃螃蟹的肉,最美味的是蟹黄和蟹膏,这东西虽然美味,但胆固醇的含量极高,100g蟹膏中含有466mg的胆固醇,100g蟹肉中都含有65mg的胆固醇,是典型的高胆固醇食物,食用过多对心脑血管的负荷太大,容易引起高血脂症、高血压、脑血栓等病。
有些人吃大闸蟹不是喜欢煮熟了吃,而是喜欢吃生蟹、醉蟹,这种生呛的大闸蟹最是鲜美,但由于没有经过高温处理,螃蟹中携带的寄生虫、菌类并没有得到彻底的灭杀,少量食用尚可,吃太多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其中以肺吸虫病最为多见。
大闸蟹胆固醇的含量太高,从营养学角度来计算,一只大闸蟹含有的胆固醇就已经超出了成人每天的推荐摄入量,因此,吃大闸蟹没吃食用一只足以,一周也就吃2~3次,若是一天食用2~3只,那么下一次吃蟹最好是在一周以后。以免胆固醇摄入太多,代谢不完。
从中医角度来说,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瘀血之功效。从蟹的营养成分看,其富含多种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能为身体的生长发育及正常代谢提供助力。
蟹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9%,大闸蟹80%的蛋白质都在蟹肉中。蟹肉的蛋白质中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蟹肉的脂肪含量只有0.9%,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n-3脂肪酸含量达7.44%,n-6脂肪酸16.43%。蟹肉中还含有矿物质,如锌、铁、铜和磷等。
蟹黄是雌性的卵巢,母蟹中橘红色一粒粒比较硬的是蟹黄,黄色的是肝胰腺。蟹黄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钙、磷等微量元素,和不少对健康有益的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此外,蟹黄中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
蟹膏主要是雄性的副性腺,我们平时吃的蟹黄和蟹膏大部分是大闸蟹的性腺和一部分内脏。雄性大闸蟹的内脏中蛋白质含量为12.5%,脂肪含量则为20.2%,大闸蟹90%以上的脂肪都储存在内脏中。这也是蟹膏独特风味口感的主要原因。
温馨小贴士:
蟹黄、蟹膏因为脂肪含量高,所以风味口感独特,但也因其脂肪总量过高,而且还有非常多的胆固醇,所以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胆固醇的患者不宜多吃。蟹肉相对来说,比蟹黄蟹膏更为健康,脂肪酸比例更合理,所以应多吃蟹肉,限量吃蟹黄蟹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