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是我们餐桌上面常见的食物,不管是猪肉还是羊肉,不说天天吃至少是隔一两天就会吃的,肉分为白肉和红肉,到底哪种营养价值高,很值得我们期待。
红肉是烹饪之前略带红色的肉,例如牛肉,羊肉,猪肉,鹿肉,鸵鸟肉等,三文鱼除外。基本上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其颜色来自肉中的肌红蛋白。
白肉是烹饪之前颜色发白的肉,包括鱼肉,禽(鸡鸭鹅)肉及部分海产品。
烹饪之后的食物颜色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区别红肉与白肉的主要因素是看动物的肌肉组织是快肌纤维多还是慢肌肉纤维多。
慢肌纤维的肌肉通常在慢步、站立和飞行这样的持续性动作时使用。这种肌肉的特点是富含储存大量氧气的肌红蛋白,因此能够支撑长期的能量消耗。肌红蛋白的颜色为红,因此红肉看上去发红。
快肌纤维型的肌肉在短期时间的活动时用到。这种肌肉没有足够的肌红蛋白能源消耗的是糖原,因为糖元的颜色发白,因此快肌纤维型肌肉是白肉。
红肉:一般在我们百姓的餐桌上,多指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我们会统称为“红肉”。这些动物大多是四条腿的;
白肉:是指从视觉角度看,烹饪前呈现岀白色的肉,比如禽类、水产海鲜类等,包括鸡肉、鸭肉、鱼肉等,一般统称为“白肉”。
钱多多营养师指出,总之,从肉的颜色上去辨别肉是红肉还是白肉,是最直观的一种辨别方式。
无论是红肉还是白肉,在营养上各有各的优势。时下推崇多吃白肉,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是因为白肉中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要高于吃白肉的人群。这主要是因为,红肉所含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低些;而白肉正好与之相反,其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饱和脂肪酸少些。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摄入红肉更易引起血脂失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营养师强调,无论红肉还是白肉,即便是瘦肉也会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况且,肉类又是高蛋白食物,食用过量不仅会诱发肥胖,使血脂升高,还会加重胃肠负担。因此,吃肉一定要适量,并非多多益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们吃白肉的量为75g——100g/天;而红肉的量为50g——75g/每天。但是,红肉的最大优势就是含铁量非常丰富。时下很多女性缺铁,而铁的重要来源就是红肉,所以我们与其说是白肉好还是红肉好,不如说两者各有各的优势所在。只是,相比时下,我们的肉脂摄入过多,油脂来源过多,因为红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和油脂都比较多,在这种条件下,白肉的摄入量可以略多于红肉的摄入量,但是你会发现,它的数值比例也不会高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