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医常见的养生方法,一般爱酒后后半小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因为这样寒气会进入身体,反而对身体伤害会很大。
白露时节艾灸的主要穴位有:大椎、肺腧、肾俞、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中府。
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灸之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清脑宁神,肃肺调气的功效。肺俞是肺脏之背俞穴,为肺脏经气输注于背部的地方,常灸肺俞,能补肺卫之气,祛散风寒外邪,达到防治外感疾病的目的。艾灸肾俞可补肾益精、温阳散寒、化气利水、聪耳明目、壮腰止痛等。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艾灸脾俞可健脾袪湿,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
关元穴是人体脾经、肾经、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持续温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脐通百脉,可调阴阳,艾灸神阙可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养生要穴,艾灸之可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温中散寒、健脾补胃,有“长灸足三里活过九十九”之说。中府为肺经首穴,灸之可治疗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疾病。
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一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此时要以艾灸补养肾气。
同时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十五到三十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更为直接的方法――艾灸来温补肾气、固本培元。
白露时节的艾灸疗法,就要多灸肝俞和其它木穴。加上预防冬季阳虚,可灸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等穴位。白露日,取用腧穴为期门,下脘,章门,曲泉,中封。白露第二日,取用腧穴为京门,带脉,阳陵泉,悬钟,丘墟。
针灸是一个特定的部分,基本的火灾中人的刺激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第一个温暖的地方,火的激励机制。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肌肉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
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