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2018-07-27 19:10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夏至是一个节气的名字,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那么夏至为什么叫夏至?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夏至是作为夏天最突出的标志,属夏季最炎热的一天,预示着夏季已经开始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详细内容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每年阳历21日或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夏至,2010年夏至的准确时间为06月21日(也就是今天)19时28分。民俗专家表示,夏至与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称为“夏至节”。在我国的有些地方,这个节日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宋代《文昌杂录》记载,每年夏至,官方要放假三天,让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娱乐。根据《辽史·礼志》记载:“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夏至这天,各地农民都忙着祭天,北祈雨、南求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主要的原因是大气层的作用。大气层有很强的保温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夏至以后,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日缩短,接收热量一天比一天少,散失的热量一天比一天多,温度就会逐日下降。

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其实不是太阳照射的,而是地面反射给大气的,因为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近地面是我们的直接热源,夏至日的时候虽然地面吸收了很多热量,不过等到它完全释放出来需要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

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最高,但还是相当高的;日照不是最长,但也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日平均温度继续升高,到三伏天升到最高。

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直接穿透大气层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把热带给空气。大气层对于太阳辐射的热量来说,是进来畅通无阻,出去却很慢,很不容易,有点“宽进严出”,形成了保温作用。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这样一来,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夏至节气热吗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最高,但还是相当高的。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夏至期间,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之后天气越来越热,而且是闷热。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的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面条】:“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俗话说的是老北京另一民俗。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麦子,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丰收的最好方式。吃面条不但营养丰富能满足人们的口腹需求,而且吃着巧手制出的众多样式的面条,还能给生活带来多样的乐趣。

【圆糊醮】:以前的时代里人不分贫富都在夏至日的时候祭其祖,俗称“做夏至”,祭祀祖宗除了要一些常规的贡品之外,还会特别加上一盘的薄丝饼。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尝新的习俗,也有人用麦粉调糊糊,摊成薄饼烤熟食用。

“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以前很多的农户会将做好的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烧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丰收。因此浙江绍兴依然有夏至吃圆糊醮的习惯。

【粽子】;西北地区会在夏至当天吃粽子,并且会取菊用灰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夏至到来,阳气一天天萎缩,阴气一天天生长,这个时候要送走旧的阳气,粽子里的糯米、红枣,从中医角度来看是象征阳的东西,人们把它们包起来吃下去,就是和阳的季节告别的意思。“吃粽子,最早是一种仪式性的吃。”

【凉面】:山东各地在夏至的这一天里是要吃凉面条的,也就是过水面,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里捞面吃,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只是吃饭了,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