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在白露期间,气温会渐渐下降,天气舒适,很适合钓鱼,很多钓友都会在白露期间钓鱼。那么白露节气怎么钓鱼好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俗话说“白露鱼来神,元气渐恢复。”
白露过后钓鱼是秋季钓鱼的最好时机,进入“白露”以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喜爱的温度。秋高气爽,气候宜人,钓友不会因白天炎热而烦躁,也不会因酷热中暑而发愁,更不用担心鱼儿避入深潭不思食,不管什么天气都可以全天垂钓。此时垂钓,除可继续使用夏钓的各种饵料外,也可更多地采用具有秋钓特色的蚱蜢、油葫芦及各种青虫和其他昆虫,用它们钓草鱼、鲇鱼、黑鱼和黄颡等,都会获得满意效果,有时鲤鱼也对这些活饵感兴趣,不时咬钩。钓法上应以钓边为主。如在深水处钓鲢鳙草鱼,应离底钓浮。钓鲤、鲫、鲇、黑鱼,则应钓边钓底。
(1)白露节气前,天气仍然炎热,不仅是人鱼儿都会难以忍耐,所以最好是在阴雨天气或者早晨傍晚垂钓,此时温度适宜鱼儿食欲大增。
(2)白露节气之后天气渐渐凉爽直到渐渐变寒,这段时间天气不再炎热水温适宜,基本上一整天都是垂钓的好时机。
在中秋之后,水草生长茂盛,可以在比较隐蔽的草窝附近垂钓,会有不错的收获。
在鱼儿觅食和栖息的地方分布点不同,所以可以在鱼儿经常游动的地方作为钓点,就是俗称的鱼道,一般在水面狭窄的龙口处,上游陡岸下游浅滩的接壤处,或者有沙泥底的二道流处等等,要细心发现鱼道的所在。
深中钓浅浅中钓深,说的就是水深过度的话光线暗淡氧气缺乏食物稀少,鱼儿很难停留,可以在深水中寻找浅位垂钓,而浅中钓深就是在浅水中寻找有坑洼障碍物的地方下钩。
不同的水域环境不同,比如说在散塘垂钓的时候可以根据池塘的形状来垂钓,方形的钓边角,长形钓中间。在野外垂钓时可以在深水浅水交界的地方下竿,还有就是在弯道曲折或者有突兀的地方,水情比较稳定隐蔽,鱼儿也喜欢长时间停留觅食。
鱼儿进入金秋后的育肥期,鱼体肥壮,挣扎力强,吃钩动作大。为了避免上钩后的鱼儿在遛鱼中折竿断线,钓组、钓竿要从实际施钓水域、鱼体大小和最大个体重量多少来选择钓组。不是一味地将钓组选择越大越好,只有从实际出发选用既有敏感性又有坚韧性的钓组,
才能在实践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好的效果。如在天气水温偏低将鱼儿觅食率减弱,游动减少,挣扎力减弱情况下,此时将钓组也要随时改小,以适应鱼类的食性变化,以求得最佳信号传递和施钓效果。
随着入秋后天气变化水温降低,尤其是当地表温度的下降,鱼类也将随气温水温的变化而改变其生活的食性,加大食欲,就是为了越冬做好储存体内营养和热能的准备。这是鱼类生存的自然习性,尤其是大鱼,觅食积极,因此诱钓饵的选择十分重要。此时选饵,多以浓
腥型或浓香型及谷类香型的诱钓饵为主。在大面积低水温中施钓要打重窝,可在诱饵中加入动物肝脏,能加快诱鱼率和上钩率,效果不错,钓友们不妨一试。
秋季温差大,众所周知,鱼儿是变温性极强的动物,施钓方法也因变化而变化,特别是进入深秋施钓中可采取多种钓法。无论在江河湖泊、精养鱼塘、自然水域、沟溪施钓中都要多打几个窝,远近深浅相结合。阴天以深2米钓近岸3米左右,晴天以浅1.5米钓远5米左右,底钓、悬坠钓,拉饵搓饵灵活运用,活饵静守,多点施钓、引逗钓相结合。随着鱼变而变以技巧取胜,是金秋施钓获鱼的窍门。
线组搭配的规则,一般来讲,也即钓大鱼的时候要用强钩,钓线也要粗;钓小鱼的话则用小钩,与之搭配的也是细线。用大钩的时候,钓饵即用大饵,小钩的时候,钓饵也相应用小饵。因为如果是鱼小饵大,对于鲫鱼来讲,吞钩是很困难的,需要不停钓啄,造成饵料和时间的浪费。同样,如果是鱼大饵小,就会被鲫鱼深吞钩,造成摘钩的困难。
它包括饵料的形状,饵料的大小,是轻是重,是软是硬,这些都会在鲫鱼咬钩的情况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常因钓组和线组的搭配而有所不同。
秋钓的谚语不少,像老的说法有,“秋钓阴”、“秋钓潭”、“秋钓边”。新的提法有,“秋钓尖”、“秋钓南”、“秋钓草”,说的都是定位。金钓定位讲究一个“圆”字。这个“圆”字包括秋钓的所有谚语,只要熟练的应用秋钓的谚语,秋钓谚语才能显灵出奇。
金钓的钓点定在什么方位,什么形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定在鱼路上。找鱼路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打窝,走着钓。哪个窝子冒鱼星,就在哪个窝子定点钓,走着钓不是瞎钓——浅水、深水、草边、树下、鸭栏猪圈旁都不要放过。
主要在钓法和用饵这两大块上。1、钓法常用的是悬坠钓和卧底钓法,在金钓中各有千秋,不相上下,以我的习惯,用卧底钓法,简单快捷、方便,抗风能力强,对付狡猾大鱼有它的绝招。2、用饵不管是荤食还是素食,都能让鱼儿跟着金钓走,一直“走”到立冬和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