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春捂防病呢 春捂防病的方法

2018-07-04 17:39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春捂是很常见的一种春季养生方法,很多地方都会讲究春捂。春捂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能帮助人们适应季节变化,抵御风寒,预防流感,有利于身体健康。那么怎样春捂能防病呢?

怎样做到春捂防病呢 春捂防病的方法

春捂是很常见的一种春季养生方法,很多地方都会讲究春捂。春捂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能帮助人们适应季节变化,抵御风寒,预防流感,有利于身体健康。那么怎样春捂能防病呢?

在早春,天气乍暖还寒,很多人们都会注重春捂。我们都知道,春捂是对人们健康有好处的,能预防多种疾病。春捂的方法也是很有学问的,那么怎样春捂能防病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春捂防病的方法

把握时机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塞、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把握气温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注意温差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怎样做到春捂防病呢 春捂防病的方法

持续时间

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这是因为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研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下厚上薄

“春捂”并非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为好。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头部为诸阳之会,对风寒之邪的抵御能力较强,不作为“捂”的重点。而下半身属阴,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差,也就成为“捂”的重点。寒邪易伤阳且多自下而生,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因此,“春捂”应重点做好腰部、腿部及双脚保暖,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并常用热水泡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尤其是爱美女性,过早地换上薄裙而受寒,暴露的腰部及关节易酸胀、沉重、疼痛等,长此以往还可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妇科病等。

有别有度

“春捂”虽是养生之道,但“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春捂”要合理,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春季气温温差较大,早晚较冷,可适当“捂”。而晴日的中午,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虽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春夏养阳”,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体内的阴阳状态并不一致,所以春捂并非千篇一律,人人都捂。如果是阳气偏盛的体质,春天时自身的阳气足以与自然界相合,如果一味追求“春捂”,使体内偏盛的阳气更加亢盛,便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器官部位出血等疾患;春易养肝养阳,但平素肝阳过盛的人,盲目“春捂”,还会导致头痛晕眩、高血压等,这也就是通常说的“春火”。因此,体弱的老人和儿童以及阳虚体质的人,适合“春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怎样做到春捂防病呢 春捂防病的方法

春捂防病的要点

不忙减衣

初春到来,气温回升,但这个回升是一个渐变过程,气温会忽高忽低,天气会忽冷忽热,人们常常不能预测到这种变化,遇到气温回升就减去衣服,而突然气温下降了,衣服还没有加上,这样就会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疾患,也会使原来的疾病加重,特别是老人、小儿,以及产妇和慢性病患者,不要过早地脱掉棉毛衣服,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

上薄下厚

人的阳气根于肾,春季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升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因此,初春时节,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有的年轻女子初春时节为了美丽,早早地就换上了裙装,致使关节疼痛,行走不便,这在门诊上可经常见到。而上身略减则无大妨碍。

积极保护

春季是常见病多发季节,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日子。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的人,一遇到气温突变,或花絮拂面,或粉尘飞扬,旧疾就会复发,甚至加重,此类病人要积极保护自己的身体。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出门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场合去;患关节疼痛的人,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忽视“倒春寒”的影响,“避风如避箭”这句话,要时刻记在心上。

饮食防护

饮食防护也是预防春季多发病的重要措施。阳气虚的人,可用黄芪、党参、大枣适量,煮成茶水饮用,以补气护卫,提高机体免疫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枣糖茶,即取生姜10克,大枣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红糖,日日饮用;患有关节疼痛的人,生姜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可以生吃,亦可以到超市买糖姜片食用。此类病人,不可食用寒冷食物,亦不可过量食用辛辣温热之品,以防出汗过多,腠理开泄,诱发感冒等疾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怎样做到春捂防病呢 春捂防病的方法

春捂防病的标准

看温度

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凭感觉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注意昼夜温差

这也是判断捂不捂的标准之一。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体免受冷空气突至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10摄氏度时,就该小心防寒了。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