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了要这样养生

2016-10-24 21:23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处暑后重点预防秋燥 处暑节气的显著特征是空气干燥,人们往往感觉皮肤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干结,所以该节气的保健离不开防秋燥。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舒适。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小,其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发展为疾病(即“秋燥证”)。

处暑了要这样养生

处暑后重点预防秋燥

处暑节气的显著特征是空气干燥,人们往往感觉皮肤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干结,所以该节气的保健离不开防秋燥。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舒适。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小,其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发展为疾病(即“秋燥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处暑了要这样养生

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提出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和汤、粥等,这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增加水和流食的摄入,提倡采用“五一二”的方法:“五一”的意思是5个1杯,即早晨起床后喝1杯白开水,早餐时喝1杯豆浆,午餐时喝1碗汤,晚餐时喝1碗粥,睡前半小时喝1杯牛奶;“二”的意思是上下午各喝两杯茶。下面介绍3个预防“秋燥”的流食保健方:

1.梨粥: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百合银耳粥: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3.银百秋梨羹: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处暑后养生注重脾肾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处暑养生注重调补脾肾,顺应阴阳之气的变化,不但可以保持秋季健康,还可以起到消除夏季火热、为冬季储备能量的作用。

人们常常认为冬季才能补肾。其实,《黄帝内经》早就指出,若不遵循秋季养生规律就会“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导致肾藏精功能受损,进而出现肾虚的症状。处暑时节阳气潜藏,最适合补肾填精。鸽子蛋被人称为“动物人参”,具有补益肾气、强壮性机能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介绍鸽蛋:“甘,平,补肾益身”,是补而不燥的助阳食品。

1.取巴戟天、杜仲、菟丝子各10克,加清水1000毫升烧开20分钟,取药汁。将药汁与鸽子蛋(带壳)6枚一同煮沸,鸽蛋熟后浸泡于药液中,隔日取食2枚。本方调补肝肾、助阳生精,主治肾精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不育、腰酸腿软。

2.取枸杞子、龙眼肉各10克,加清水500毫升煮沸,加入鸽子蛋(去壳)2枚,鸽蛋熟后放入少许细盐调味,每天食用1次。本方补肾助阳、安神养心,主治心肾不交引起的早泄、遗精、失眠多梦。

早睡早起防秋乏

除了合理饮食外,还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质量,以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陈眉主任医师介绍,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老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而处暑过后天气逐渐变凉,应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早睡早起,提早预防秋乏。

如果睡眠不好,一定要抓紧这个时间看病。药物和心理治疗同时跟上。特别是老年人,陈眉送上两句当令的养生寄语:“少寐乃老人之大患”,“遇有睡意则就枕”。现代研究也发现,0~4时,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12~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

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综合自健康时报、北京青年报)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