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在立秋节气后面的节气是处暑。处暑的交节时间在每年的8月22日前后,自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始。历书云:“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月令十二集解》中则曰:“(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时节,三伏天气已过或已接近尾声,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故民间有“处暑寒来”的谚语。但是,处暑节气期间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晴朗之日的午后仍可感到十分炎热,故民间有“秋老虎,毒如虎”之说。清代《清嘉录》一书的作者顾铁卿也曾说:“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其意思是说,进入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18天的流汗日。但是,处暑节气期间炎热的气候毕竟已接近尾声,白天的气温虽然仍较高,但早晚的温度已经变得很低,因此要注意随天气变化而增减衣服,小心受凉感冒。处暑节气期间气候的显著特征为干燥少雨、空气湿度小。
防秋乏
随着炎夏的“淡出”,天气转凉,人们应该感觉舒服,可为何出现了种种困倦疲乏的感觉呢?原来,在不同的气温、湿度、气压等综合气象条件下,人体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生理变化实际上是身体机能的一种自动调节,以便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而这种调节需要消耗一定的体能;加上夏天的高温、高湿、低气压天气,使人的体能消耗透支,“秋乏”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换言之,“秋乏”是人体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自然反应,也是人体在秋季气象环境中得以恢复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防范策略:“秋乏”虽不是病,且会随着节令的更替而自然消除,但为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还是必要的。
1、适当锻炼:散步、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项目。
2、早睡早起:改掉夏季晚睡习惯,力争晚上10点前入睡。
3、调整饮食:一是食谱力求清淡,避免油腻,因为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二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维生素能将体内疲劳时所存积的代谢物尽快排出;三是多吃含钾食物,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钾能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有助于机体恢复生机;四是多吃含咖啡因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等,可增强呼吸的频率与深度。
防秋燥
从现代医学看,“秋燥”的一系列症状与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中医则归罪于气候变化,认为夏季流汗过多,体内水分储备不足,到了秋天,燥热病邪趁虚入侵人体,首先犯肺,先伤肺津,次伤胃津,如继续发展可耗伤肝肾津液,致使种种“失水”症状“闪亮登场”。
防范策略:秋燥致病主要是耗伤人体津液,故防治的关键在于滋阴润燥,透解燥邪。妙招之一就是借助于食物之功,即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适当向能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品倾斜。具体说来,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二是应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
上一篇:秋季如何才能睡得好睡得健康
女人妇科病容易引起腰部问题: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