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的干燥地上部分。
【原植物】: 五月艾为多年生草本,有时成半灌木状,全株有香气。茎高80~150厘米,具棱,多分枝;茎、枝、叶上面及总苞片初时被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叶背面被蛛丝状毛。茎中部叶卵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一或二回羽状深裂,每侧裂片3~4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形,不再分裂或有1~2枚浅裂齿,叶柄几无;茎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秋末冬初开花。头状花序卵形或长卵形,直径2~2.5毫米,具短梗及小苞叶,在茎上排成开展圆锥花序状;总苞片3~4层;边缘雌花4~8朵,中央两性花8~12朵。瘦果小,长圆形或倒卵形。
【分布】:生于中、低海拔地区路旁、林缘、坡地。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仅西部和西北部高寒地区未见。广布于亚洲东部、东南部及南部。
【采收加工】: 夏、秋间枝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50~100厘米或过之。主茎较粗壮,有纵棱,初被灰白色柔毛,常有分枝。叶互生,长5~8厘米或过之,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
五月艾
五月艾(5张)全缘或有锯齿,上面灰绿色,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蛛丝状毛;质柔韧,不易破碎。气清香,味苦辛。以叶多、色青绿、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辛、微苦,微温。归脾、肝、肾经。祛风消肿,止痛止痒,调经止血。用于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疟疾,痛肿,疥癣,皮肤瘙痒。常用量5~10克;外用适量。
【附注】: 取本种的叶片置石臼中,舂成绒状,用纸卷成圆柱状粗条,即艾绒。艾绒入药主供灸剂用。又蕲艾A.argyi Levl. et Vant.的叶亦为加工艾绒的原料。
【功用】: 归脾、肝、肾经。祛风消肿,止痛止痒,调经止血。用于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疟疾,痛肿,疥癣,皮肤瘙痒。常用量5~10克;外用适量。
【性味】: 辛、微苦,微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