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
1、黄芩膏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黄芩膏
处方1:黄芩。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
功效与作用:小儿衄血、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3岁服1丸,以浓盐汤送下。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
《圣惠》卷九十:黄芩膏
处方2:黄芩75克、黄柏1.5克、栀子仁1.5克、黄连1.5克(去须)、竹叶100克、生地黄75克、胡粉1.5克、川大黄50克、水银50克(入少水,与胡粉同研令星尽)。
制法:除水银、胡粉外,上锉,如豆大,以新绵裹,用猪脂1斤半入铛内,于慢火上煎10余沸,候药色紫,去绵,以布绞去汁,候凝,下水银、胡粉,以柳木篦搅令匀,膏成,以瓷盒盛。
功效与作用:小儿热疮黄脓出。
用法用量:每日夜涂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
《鬼遗》卷五:黄芩膏
处方3:黄芩50克、黄耆50克、芎䓖50克、白蔹50克、防风50克、芒草50克、白芷50克、芍药[7]50克、大黄50克、细辛50克、当归50克。
制法:上(口父)咀,以猪脂1升,微火上煎一沸一下,白芷黄即成膏。
功效与作用:痈疽坚强不消。
用法用量:敷之。坚硬者,日可10易。
摘录:《鬼遗》卷五。
2、阿胶黄芩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用法: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主治: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8]
3、清肺化痰丸
成份:胆南星(砂炒)30g,苦杏仁60g,法半夏(砂炒)60g,枳壳(炒)60g,黄芩(酒炙)60g,川贝母30g,麻黄(炙)30g,桔梗60g,白苏子30g,瓜蒌子60g,陈皮60g,莱菔子(炒)30g,款冬花(炙)30g,茯苓60g,甘草30g。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