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拉面在上海遍地开花,归结有两大派系,一是以河南人开的拉面,一是以兰州穆斯林开的拉面。两者各有千秋,河南拉面汤里咖喱粉多,而且油腻俗称混汤面,兰州拉面汤比较清爽,汤表面基本没油称为清汤面。可能河南拉面先于兰州拉面进入上海,经改良后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面也比兰州的好吃,有嚼劲。那牛肉切得薄薄的,盖满了整个面碗,而兰州拉面牛肉切得比较厚就那么几片,让人觉得吃得不得劲。河南拉面论两卖3元2两,3.5元3两。兰州拉面是分大小碗卖3元小碗(二两)4元大碗(三两),在价格上河南拉面又有了优势。
拉面好吃的秘密在于汤
其实兰州牛肉面中面的制作工艺都差不多,不同的面馆间之所以区别那么大,其中最大秘密就在于汤,在兰州有不少名牌拉面铺的香料配方是祖传的,对外人是绝对保密的。
这里的汤也不例外,是把牛的棒骨敲碎,然后和鲜牛肉一起经过数小时文火精心熬出来的。同时,汤料也很讲究,大约有三十几种味道较浓的香料。但究竟是哪些配料,这可是面馆的最高秘密,对顾客保密,记者就更加是重点防守对象了。凭着记者不是太深厚的功力,细品之后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有我们常用的“八角大料”,当然了,此类香料在拉面馆中实属基础佐料。
因为拉面是汤面,而且还是“清汤面”,所以它的精彩之处就是汤清。首先是煮好面条后分离煮面的浑面水,其次是加入的牛肉汤是清的,不加入酱油等有色物。
牛肉也是在熬好的汤汁中煮出来的,使得牛肉面汤汁清爽、牛肉烂软、滋味绵长。煮出来的好的牛肉面有四大特点:一清(汤清不浊),二白(面条白净),三红(西红柿、辣椒),四绿(香菜)。
要保持汤的清澈,就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面,否则辣椒面会将汤染红,就不成清汤了。辣椒必须先用温油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红油红辣椒混合成的东西。这样的红油红辣椒放到碗里,红油漂在汤上,而用筷子挑起面条,辣椒油附在面条上,红光闪闪,十分馋人。
要在中国找一家没有兰州牛肉面馆的城市,难。不过,牛肉面一走出兰州就变了味儿,别看都打出了"正宗"的招牌,但要吃到正宗的牛肉面,恐怕还非得到兰州。清代诗人张澍曾这样赞美“马家大爷牛肉面”:
“雨过金城关,白马激霤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
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百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可见早在清代“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已是兰州的美味小吃了。
著称天下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兰州的风味小吃。就像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一样,兰州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 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
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
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这其间凝聚着陈马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
兰州清汤牛肉面是快餐,也保持了中餐的特点,这也是兰州文化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牛肉面的基本风格还在,但内容却已不断地在添减。红红的辣子油已经漂满了整个碗,有的人还要再添,是找的一种烈性感觉。有的人使劲地要蒜苗香菜,好象是着意亲近绿色,崇尚着自然。不少面馆出现了“加肉”佐以小菜的配套等系列新品种。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既继承了传统牛肉面的精华,保持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将其按照现代快餐理念进行了发展,使这一民族小吃得以发展。
牛肉面的制作,需要面粉、牛肉以及几十种香料。据测算,一个40多平方米的小店每天大约消耗牛肉50公斤,消耗面粉8袋;而那些大店日消耗面粉往往都在十几袋以上。再加上萝卜、香菜、蒜苗以及各种调料,兰州的牛肉面馆每年带动的原料消费都在5.2亿元以上。正是有了牛肉面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兰州东部黄土高原的养牛产业和西部河西走廊的面粉加工产业。此外,围绕牛肉面原料的运销,还形成了一支贩运大军。
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地方的风味小吃。西安有羊肉泡,乌鲁木齐有羊肉串,呼和浩特有烤羊肉,成都有提提面,太原有蒸莜面,长春有猪肉炖粉条,济南有葱花大饼,天津有狗不理包子,重庆有麻辣火锅......所有这些风味小吃,当地人爱吃,***爱吃。像兰州的拉面,就是属于兰州最地道的一种风味小吃。
拉面,作为兰州的一种家家户户普遍喜欢吃的面食,有着地域文化沉淀与历史沿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深刻内涵。拉面的特性体现在一个“拉”字上。白面粉用水和其他配料糅合一起,到达一定的韧性和柔性、弹性程度,以人的十个指头发出来的弹力、巧力、合力、甩力、拉力,进行综合性的技术性的人工处理。面的韧性和柔性、弹性构成了面的特殊性,而人的十个指头的技艺表演功能,集中把一块圆状形的像一颗大西瓜的面团拉拽成千缕银丝。兰州拉面就是这样产生的,是兰州的男人女人技术与艺术的再创造成果。一根一根的面条,一碗一碗的面条,一锅一锅的面条,不粗不细,不长不短,一样样的粗细,一样样的长短,软溜溜的坚,坚溜溜的软。捞在碗里,舀进调料汤,一下吸进口里,那种香美的味道足够一生的品评。
牛肉拉面的优劣除了拉面外,最重要的秘密在于淳香的汤,可以说汤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兰州的牛肉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著名的“马家大爷牛肉面”, “马家大爷牛肉面”被人们益为兰州牛肉面的天王至宗。“马家大爷牛肉面”秉承了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苏寨陈家小车老汤牛肉面的做法,以汤为百鲜之源,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的调制,清浊分明,取其清鲜。
“马家大爷牛肉面”的制作方法精致与考究令人瞠目,无怪乎有人出5、6百万元购买“马家大爷牛肉面”的汤料配方。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自清朝嘉庆年间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做出第一碗牛肉面至今,这汤的配方是代代相传,所谓清汤并非普通牛肉汤,而主要是几十种香料与牛肉原汤熬制而成。熬汤时选用甘南草原上出产的肥嫩牦牛肉或黄牛肉,加牛脊髓和腿骨(俗称棒子骨),牛肝,有的还添入鸡汤,再按比例加入花椒、草果、桂子、姜皮等香料在特大罐形铁锅内再加入本地特产的绿萝卜片熬成即可,肉汤气香味浓,清亮澄澈。这“清”自然清香无比。食用时只选用调好的清汤。煮熟的拉面浇上清汤,佐以牛肉丁(或片)、香菜和蒜苗,调入红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
牛肉面的油泼辣子的做法也很有讲究,先将菜油烧热,再冷却到100度,放入花椒粒、草果、姜皮等过油,然后捞出,再放入辣椒面,用温油(从100度开始加温),慢慢的不停的用铲子翻滚,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红油红辣椒混合成的东西。想想道理其实很简单:火候不到,油没有辣味,火候过了,辣椒糊了,就成黑色。这样的红油红辣椒放到碗里,辣椒和红油漂在汤上,不与汤相混合,才能保证汤的清亮。师傅介绍绝对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面,否则辣椒面会将汤染红,就不成清汤而成胡辣汤了。吃时盛在牛肉面上,香味扑鼻,油点晶莹透亮,给人以美的享受。
当地人当主食吃,当家常饭吃,当待客的美餐吃,兰州拉面是属于兰州人的美肴,也是属于全中国人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