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助手】大蒜的作用功效以及巧用妙招

2016-11-06 15:06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蒜含有多种有利身体健康的物质,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以及抗癌作用,大蒜还能稳定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血糖代谢等作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珍品。除了众所周知的杀菌、抗癌、降血压等作用,大蒜还有其他的什么妙用用处呢,虽然大蒜有很多的药用功效,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大蒜的,大蒜吃多了是否也有副作用呢?那么下面就跟远浩小编了解下吧。一、大蒜的功效与作用简介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治饮食积滞

【生活助手】大蒜的作用功效以及巧用妙招

蒜含有多种有利身体健康的物质,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以及抗癌作用,大蒜还能稳定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血糖代谢等作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珍品。除了众所周知的杀菌、抗癌、降血压等作用,大蒜还有其他的什么妙用用处呢,虽然大蒜有很多的药用功效,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大蒜的,大蒜吃多了是否也有副作用呢?那么下面就跟远浩小编了解下吧。

一、大蒜的功效与作用简介

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

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

①《别录》:"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

②《唐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

③《食疗本草》:"除风,杀虫。"

④《本草拾遗》:"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癣、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

⑥《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

⑦《滇南本草》:"祛寒痰,兴阳遭,泄精,解水毒。"

⑧《纲目》:"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肩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

⑨《四川中药志》:"治肺结核,血痢,及崩中带下。

二、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妙用篇

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妙用篇1.在贮米的桶内放几瓣大蒜,有防治蛀虫和蚂蚁的作用。

2.大蒜6瓣,明矾9克,共捣烂,用凉开水送服,可急救夏日中暑突然晕倒、上吐下泻,同时立即将病人送医院诊治。

3.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瓣,连食10~15天,有降血压作用。

4.蒜研碎,同重量与之相等的蜂蜜混合,临睡前服1汤勺,能预防流行性感冒。

5.大蒜、葱、生姜各适量,煎汤温服,能治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6.大蒜捣汁,按其重量加甘油两倍份,在用盐水洗鼻擦干后,以棉球蘸蒜甘油塞于鼻内,可治鼻炎。

7.大蒜头1~2个,在火上烤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可治呕吐。

8.独头蒜1个捣烂,把1个杏仁核打开去仁,将蒜泥装入两瓣壳内,分别扣在两侧列缺穴上,用布条缚住,该处皮肤会立即出现刺痛,1~2小时后取去,治咽喉肿痛。

9.大蒜头1个去皮捣烂,用开水1杯浸蒜,凉后再入锅隔水炖1小时,取出调蜂蜜服,可治小儿久咳。

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妙用篇10.龋齿疼痛,取适量鲜大蒜捣成泥,塞入疼痛的龋齿洞中,几分钟后即可止痛。

11.独头蒜数个捣成泥,加熟菜油调匀,外敷患部,对治疗头皮癣有一定效果。

12.大蒜头适量,去皮洗净捣烂,加冷开水少许,绞汁滴耳,可治已溃烂流脓的中耳炎。

13.尚未成熟的大蒜(连茎叶)7棵,用盐醋煮熟,胃气痛时饮服,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14.寒冷腹痛,或因食生冷、感风寒腹皮冷者,可用醋泡大蒜数瓣,一次吃完,有一定的疗效。

15.患痢疾、腹痛、大便急胀而量少、粪便带红白粘液或脓血者,可用大蒜2瓣去皮,煮米粥吃,有一定效果。

16.大蒜瓣250克,胡椒少许,捣烂置碗中,放入热水盆内,烫熟后用布包扎蒜椒泥,熨脐周围,可治久治不愈的寒泻。

17.生大蒜4~5瓣,去皮捣碎,用红糖一次冲服,每两小时一次,可治痢疾。

18.大蒜数瓣捣成泥,加好醋1酒杯,调匀咽下,每日2~3次,治急性肠炎。

19.大蒜3~5头,蓖麻子50粒,一同捣烂,每日下午敷脚底,可治小便不利和水肿。

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妙用篇20.蒜头捣烂熬成膏状,日服7.5克,服后2小时再服2匙蓖麻油,可泻出蛔虫。

21.大蒜30克捣成泥,加水1杯,再倒入半盅陈醋调匀,洗涂肛门,可驱烧虫。

22.入冬前,将紫皮大蒜捣成泥,敷在生过冻疮的部位,24小时后洗去,隔三天再敷一次,可防冻疮。

23.蜈蚣咬伤,将大蒜捣烂加醋调匀敷伤处,可消肿止痛。

24.大蒜头煎水,熏洗阴部,治外阴炎。

25.大蒜头100克,加水适量煎汤,趁热洗阴部,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可治阴道滴虫。

26.大蒜(量不限)生吃,用温盐水漱口,每日2~3次,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7.大蒜头60克,野菊花30克,煎浓汁含漱,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8.大蒜15克,白糖30克,大蒜捣烂,加糖和开水1杯,浸泡5小时,每日一剂,分三次服,连服4~5天,可治百日咳。

29.大蒜头一小瓣捣烂,于发疟前2小时敷于手寸口脉处(敷前手寸口脉处先涂菜油),敷至皮肤发红即去掉(防止起泡),可治疟疾。

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妙用篇30.生大蒜适量,切成细粒,空腹吞服,可治钩虫病。

31.大蒜捣烂,调入凡士林,临睡前涂于小儿肛门周围,第二天洗净,连涂3~4次,可治钩虫病。

32.雄黄30克研成细末,大蒜60瓣捣烂,配制成60丸,每服1丸,每日服三次,连服20天为一疗程,可治布鲁菌病波状热的反复发作。

33.独头大蒜1个,切成薄片平放于大椎穴,把艾绒搓成如小豆大共3团,放在蒜片上点燃,连灸2~3炷,以感觉灼痛、不起泡为度,隔天或2~3天灸一次,可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34.大蒜捣烂贴敷可治上消化道出血。大蒜瓣4份,玄明粉1份,混合捣烂,取96克,用4层纱布包裹,贴敷足底涌泉穴,缚定于3~4小时后去掉,每日贴敷一次,直到血止,可治上消化道出血。在采用此简易疗法治疗的同时,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35.大蒜5头,烧熟顿服,可治腹泻。

36.大蒜8片,蝼蛄5只,捣烂如泥,敷贴脐中约30分钟,可治小便不通。

37.大蒜4头切片,鲜小蓟120克,水煎温热外洗,可治阴部瘙痒、白带增多。

38.在盛酱油的瓶中放入几瓣大蒜,一段时间内酱油不会坏。

39.瓷器或玻璃器皿破碎,可用大蒜去皮捣烂挤汁,同鸡蛋清混合调匀,置阴凉处散发一下水分,然后将其涂在器皿破裂之处,会粘合得很牢固。

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妙用篇40.在钓鱼饵料中加入适量的大蒜粉,能刺激鱼类嗅觉,可提高垂钓率。

41.汗斑是由汗斑病毒引起的。取大蒜1头,捣烂后放入少许白酒,擦患处,每周一次,可治汗斑。

42.吃水果牙酸了,用大蒜在牙酸处擦一擦,酸感即可解除。

43.床上有臭虫,只要将腌着糖醋蒜头的坛子置于床下,臭虫即可驱除。

44.取独头蒜2~3个,去皮放在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蒜凉后再更换热的,连续多次,牙痛症状即可缓解或消除。

45.将大蒜1瓣放入嘴里嚼一嚼,能消灭口腔中的细菌,等于进行一次口腔消毒。

46.口腔内起水泡,只要生嚼1~2瓣大蒜或蒜叶,水泡便渐渐萎缩,乃至消失。

47.在贮存少量蚕豆、赤豆的容器中,放入两三头大蒜,豆子存放2~3年都不会生虫。

48.取大蒜1瓣,用刀削成与鼻孔相吻合的形状,塞进鼻孔,过一阵儿再换新削的,连续几次,即可疏通鼻塞。

49.鼻出血不止,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泥,敷在脚心,用纱布包扎好,即可止血。在用此简易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妙用篇50.将大蒜捣成糊状,每日早晚擦手掌,对手掌脱皮、瘙痒有一定疗效。

51.干鱼、干虾、海带等极易霉变。收藏前,先将海味烘干,把剥开的大蒜瓣铺在罐子里面,然后把海味放进去,盖严不使漏气,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质。

52.花盆中有蚯蚓,可先用清水将花盆浇透,然后将3~4头大蒜捣烂,加水稀释后倒入盆中,过一会儿,蚯蚓就会钻出土面,即可用镊子夹出杀死。

53.敷蒜泥可辅助除去瘊子。如要去除瘊子,应先对长瘊子的部位进行局部消毒,而后用经过消毒的剪刀剪去痕子盖,用消毒纱布吸去血迹,然后将捣烂的蒜泥敷在伤口上,用医用胶布包扎,每天换两次,治疗数日即可痊愈。

54.蒜汁滴鼻治头痛。将1瓣大蒜捣烂取汁,滴入两个鼻孔内,立即闭目,泪出后头痛即止。

55.大蒜可用于衣服去皱。先将需要去皱的衣服放入10~20℃的清水中,然后放入少许食醋和几滴大蒜汁,衣服泡1~2小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不拧水,抖抻晒干,衣服上的皱

褶即可除去。

56.每天用大蒜擦指甲,可起到防指甲脆裂的作用。

57.大蒜200~300克,捣烂取汁,加10升水稀释,立即用来喷洒植株,可杀灭多种害虫。

三、大蒜的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偏方篇

①治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数颗。(《濒湖集简方》)

②治夜啼腹痛,面青,冷证也: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捣,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医褥效方》)

③治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便漩而下。(《稗史》)

④治臌胀:大蒜,入自死黑鱼肚内,湿纸包,火内煨熟,同食之。忌用椒、盐,葱,酱。多食自愈。(姚可成《食物本草》)

⑤治脚转筋:急将大蒜磨脚心,令遍、热。(《摄生众妙方》)

⑥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独蒜一枚,黄丹半两。上药相和,同捣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发时以茶下二丸。(《昔济方》蒜丸)

⑦治疟病:独头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

⑧治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饮之。(《姚僧坦集验方》)

⑨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蒜连丸)

⑩治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简要济众方》)

⑾治鼻衄,咯血,呕血,尿血。独头蒜两个,捣成泥状,分成两份。一份用八层麻纸包裹,置于百会穴。另一份用七层麻纸包裹,置于涌泉穴,然后在包裹之药上用热铁烙加温。(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⑿治肺结核:新鲜大蒜,每次一至二头,捣碎后以深呼吸吸其挥发气,每日二次,每次一至三小时。(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⒀治小儿百日咳:大蒜五钱,红糖二钱,生姜少许。水煎服,每日数次,用量视年龄大小酌用。(《贵州中医验方》)

⒁治脑漏鼻渊: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摘元方》)

⒂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大蒜一升,破去心,无灰酒四升,煮蒜令极烂,并滓服一大升以来,须臾汗如雨出,则瘥。(孟诜《必效方》)

⒃治小儿脐风: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气即止。(《简易方论》)

⒄治背疽漫肿无头者(用湿纸贴肿处,但一点先干处,乃是疮头):用大蒜十颗,淡豉半合,乳香钱许。研烂,置疮上,铺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

⒅治一切肿毒:独头蒜三、四颗,捣烂,入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再易之。(《食物本草会纂》)

⒆治神经性皮炎:蒜头适量,捣烂,以纱布包裹,外敷患处。另用艾条隔蒜灸患处到疼痛为止,隔日一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⒇治妇人阴肿作痒:蒜汤洗之,效乃止。(《永类钤方》)

(21)治蜈蚣咬人,痛不止:独头蒜,摩螫处,痛止。(《梅师集验方》)

四、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篇

虽然大蒜有很多的药用功效,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大蒜的,大蒜吃多了是否也有副作用呢?哪些人不适合吃大蒜呢?下面我们将给大家做个解答。

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

①《本草经疏》:"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②《本经逢原》:"脚气、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咸忌之。"

1、大蒜能使胃酸分泌增多,辣素有刺激作用,因此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宜吃蒜。有肝病的人也不可以过量食用大蒜,有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碍虽然大蒜对肝脏又保护作用,但是大蒜对肝炎病毒没什么作用,反而会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多种症状。此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降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而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2、过量食用大蒜会影响视力。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吃大蒜要慎重。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3、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因为生大蒜中具有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从而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了腹泻,食用大蒜更应该慎重。

大蒜里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叫蒜辣素,它由蒜里的蒜氨酸被酶分解得到。生嚼蒜瓣时,大部分蒜氨酸未被分解,故辣味不足,杀菌作用也差

当蒜与细盐混和捣烂时,蒜氨酸和酶充分混和,分解过程进行很快,得到较多的蒜辣素,既增加杀菌作用,也增加了蒜的风味。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