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家庭医生 10大神奇功效

2016-11-06 15:17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导读】: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

生姜是家庭医生 10大神奇功效

【导读】: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生姜是家庭医生 10大神奇功效

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姜不仅是我们日常的一种调味品,而且它还有很多的疾病防治功效,在中医里面,姜水常常被用来治疗感冒发热,但是除此之外,姜还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一、口腔溃疡

1.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

2.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二、痰多咳嗽

1.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

2.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三、感冒头痛

1.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

2.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示。

四、牙周炎

1.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

2.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3次。

五、偏头痛

1.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

2.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六、面部暗疮

1.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

2.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七、腰肩疼痛

1.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

2.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八、脚臭

1.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

2.抹干,擦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九、龋齿

1.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

2.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十、醉酒

1.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

2.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生姜是家庭医生 10大神奇功效

干姜温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此药膳可治疗由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软、倦怠等。不过,姜属辛温食品,只能在受寒情况下应用,但是也不能用太多,以免破血伤阴。如果同时有喉痛、喉干、大便干燥等症状时,建议不要用姜,以免加重症状。

食疗方:

取约500克雄鲤鱼一条,干姜、枸杞子各10克。取鲤鱼肚内之鱼(即雄鱼腹中白色果冻样物质雄鱼精囊腺),与干姜、枸杞子同煎,煮开,加料酒、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空腹时服食,隔日吃1次,连服5日。

吃鲜生姜的好处:增食欲,缓衰老

中老年男性常会因胃寒、食欲不振导致身体虚弱,可常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鲜姜不如干姜那样有强烈的燥性,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什么时间吃姜要小心?

古代医书中有“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的警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会损伤肺脏,这时再吃姜等辛热之物,会加重人体的燥热失水,所以会有“夭人天年”的危害。那为什么夜不食姜呢?夜里是阳气收敛之时,天地之气都闭合了,而姜性温味辛主发散,这和自然的规律不符,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夜里睡觉,白天工作,可有些人偏偏反过来,这自然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当然,有病需要用姜还得用,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和量。

4类人群不宜吃姜

阴虚体质的人绝对不能吃姜

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生姜是家庭医生 10大神奇功效

内热较重者不宜食用生姜

如患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口臭,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姜。如果是热性病症,食用生姜时一定要配伍寒凉药物中和生姜的热性。

肝炎病人忌吃姜

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是忌吃姜的,因为常吃姜会引起肝火旺。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选择一些可舒肝、理气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脱发者用姜要注意

很多人都把姜外用来治疗脱发,的确,姜性温味辛,确实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毛囊打开,促使毛发再生。但要注意脱发属热性疾病,姜用久了会生热,用热性药治热性病,和中医讲究的“热病用凉药”原则是相冲突的,所以尽量少用。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