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突然觉得恶心想吐,吐也吐不出来,反正就非常难受,这是为什么呢?恶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中医治如何治疗恶心的呢?今天小编就带来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恶心想吐这样的事情我们经常会发生,特别是在我们暴饮暴食之后或者吃了一些不卫生的食物后就更加多见了。这和我们胃部无法消化,从胃部无法消化有关。
但是有时所吐无物,尽有一些酸性胃液,此时会感到口渴、胃痛、身体倦怠、食欲不振。尤其是参加舞会或各种餐会,在暴饮暴食之后都会有些不适之感,相信这是大家都有过的经历。
急性胃炎也因体质而有很大差异。因为胃肠虚弱、过度操劳、精神不定等等也可能产生急性胃炎。所以同样的食物给不同的人吃喝,并非每位都会因急性胃炎而感到恶心。如果将急性胃炎视为短暂之症而不加治疗,则有可能变成慢性胃炎或是胃溃疡等病症,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急性胃炎的症状虽然有点急,但是只要我们治疗的好,还是会恢复的快了,我们不要太担心。但是它依然是给生活不规则、饮食不定量的人一个教训。
指压法治疗恶心的穴位
指压“中脘”左右2厘米处穴位,对急性恶心、呕吐也具有莫大功效。指压时,先平躺并放松肌肉,按胸骨下端和肚脐之间的“中脘”,也会使胃感到舒服,方法同前,连续重复10次。
恶心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什么是恶心中医
恶心是指胃中不舒,时时泛恶,欲吐不吐的症状。常与呕吐相伴,但亦有恶心而不呕吐的。《诸病源候论·恶心》有:“心中淡淡然欲吐,名日恶心。”《丹溪心法·恶心》云:“恶心有痰、有热、有虚,皆用生姜,随症佐药。……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宜大半夏汤或小半夏加茯苓汤,或理中汤加半夏亦可。.
恶心怎么引起
胃寒恶心与胃热恶心
二证一寒一热。胃寒者。或由素体中焦阳虚不足,或因过食寒凉而戕伤胃气,前者病程长而虚证明显,后者病程短而无明显虚象。恶心而常兼胃痛,胃阳不足,寒湿不化。故时泛清水、涎沫,遇寒则诸症加重,得暖则缓解。中阳不足者,则有食少,便溏,少气,困倦,舌淡。脉弱等中焦阳虚不足之症状。治当温中散寒降逆,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或是茱萸汤加减。胃热恶心,或由素嗜膏粱厚味,里热内盛,或感冒暑热,外邪入里,以致胃热气逆恶心,遂有口臭,吞酸,溲赤,便秘,苔黄,脉数等热证表现。治疗里热内盛恶心可用承气汤类加减,而暑热入里恶心可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胃阴虚恶心
恶心常伴剧烈呕吐,或出现于剧烈呕吐之后,多由于热病后期,或经大手术后,胃阴严重不足,遂致剧烈恶心呕吐,不能饮食,甚至水入即吐,口满、舌红、脉细数,一派胃阴不足之症状明显,治疗应养胃阴、降逆气。方用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肝胃不和恶心与伤食恶心
肝胃不和者,乃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所致,故必兼有胸闷,胁痛,口苦,咽干,脉弦等肝气郁滞症状,治当疏肝和胃,方用柴平扬,或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伤食恶心,乃暴食伤胃所致,致使胃气不降,上逆而为恶心,治当消食导滞,方用楂曲平胃散,或枳实导滞丸等方加减。
总之,“此证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饮、有秽气、有火邪、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之。若欲察之,但当察其虚实寒热。则尽之矣。盖实邪恶心者,邪击则止。其来速其去亦速。虚邪恶心者,必得胃气大复,其病方愈”。
恶心诊断标准
常见证候
胃寒恶心:恶心或时兼冒痛,或不时泛恶清水、涎沫,得暧则感舒适,遇寒则诸症加重,且有食少,便赭,少气,困倦,舌淡,脉弱等症状。
胃热恶心:恶心,或时兼胃脘曲痛。嘈杂,吞酸,口臭,且有溲赤,便秘,舌苔黄,脉弦或滑。
胃阴虚恶心:恶心,或兼剧烈呕吐,口渴欲饮,或饮水即吐,不能食,短气,困倦,舌红少苔,脉细数。
出鼻血 中医止鼻血竟如此简单: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