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皂角,而对于皂角刺就是知之甚少了。对于皂角,人们应用的很多,比如各大洁净产品中含有的皂角成分,而对于皂角刺的功效和作用,你是不是不知道了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皂角刺的功效
【性味】
辛,温。
《纲目》:"辛,温,无毒。"
《医林纂要》:"辛咸,温。"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
皂角刺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皂角刺主治痈疽肿毒、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功效主治】
消肿排脓
皂角味辛温咸,有消肿拔毒。排脓之功。《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而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
搜风拔毒
本品辛成,温。辛能散,能行血行气,成能软坚散结,温能搜风,活血祛瘀。托里排胀,常用于厉痈,癣疮等证。
行气理气
本品味辛减温,入肝肾经,有行气行血,温经通络,活血祛瘀,催胎衣下行之功,常用于胞衣不下,妒乳,闭经等证。
皂角刺的作用
上一篇:放血拔罐 放血拔罐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