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人体结构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人体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理论阐释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指导养生、诊断防治疾病以及解释中药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功能等方面有着具体的应用价值。
(一)说明人体结构与脏腑经络组织的阴阳属性
按人体结构:头在上为诸阳之会,丹田在下为阴元之本;四肢为诸阳之末,而脚在下则为阴,手在上则为阳;躯干的背为阳,腹为阴;体表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
按脏腑: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为阳。
按经络:任脉为阴,督脉为阳;在四肢外侧、人体背部络属于六腑者为手足六阳经;在四肢内侧、人体胸腹络属于五脏者为手足六淫经。
按气血津液:气为阳,血及津液为阴;卫气为阳,营气为阴。
总之,人体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结构、气血津液都可用阴阳来划分属性。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正常人的生理,称为阴平阳秘。就脏腑功能而言,五脏藏精气属阴,六腑传化物属阳;肝气升发属阳,肺气肃降属阴;心在上属火属阳,肾在下属水属阴;脾主升清属阳,胃主降浊属阴;肾主纳气属阴,肺主出气属阳等等。升降出入正常,水火既济协调都是阴平阳秘的具体表现。若因某种病因侵袭人体,导致阴阳失调,即为病变。如正气与邪气,则正为阳邪为阴;正气之中,又有阴气与阳气,而邪气之中也有阴邪与阳邪。因此,疾病全过程的病理,均可以看成是正邪相争,也就是阴阳失调。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情况。
1. 阴阳偏盛(胜)
指阴阳的绝对亢盛,超出了正常水平的对立面,形成一类实证的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例如,阳热之邪侵犯机体,若患者正气(阳气)尚旺,则机体高热、烦渴、面红、大汗、口渴、舌红、苔黄、脉数诸症必现。病程一长,泄热耗津液,可出现口干唇燥、舌红少津的症状。这就是“阳胜则热”与“阳胜则阴病”的表现。又例如阴寒之邪侵犯机体,若患者正气(阳气)不足,寒邪可直接侵犯太阴,则机体形寒肢冷、面白、脘腹冷痛、泻利清稀、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等。病程一长,阴寒之邪不断损耗与制约机体阳气,可出现肢冷、踡缩、脉迟伏或细微欲绝等症状。这就是“阴胜则寒”与“阴胜则阳病”的表现。
2. 阴阳偏衰
指阴与阳的绝对虚衰,大大低于处于正常水平的对立面,形成一类虚证的病理状态。《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不能制约阴精,则阴气相对偏亢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倦卧自汗、舌淡滑、脉微弱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阴虚泛指人体阴液阴精亏耗,不能制约阳气,则阳气相对偏亢出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
阴阳偏盛偏衰是阴阳失调的主要内容,也是病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病情发展往往由实(盛)转虚(衰)。此时医师若能明辨阴阳盛衰,把握虚实病机,诊治向愈自有相当把握。否则偏盛之证可能出现阴阳格拒导致寒热真假,或转化成对立面导致面目全非;而偏衰之证则可能引起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这种损耗是在阴阳互根的基础上通过量的消长完成的。此时的阴阳虽然同处于正常水平之下,仍有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的不同。至于亡阴亡阳则为阴阳虚衰的极端例子。而阴阳离决则是阴阳互根关系破裂所致,也就是用阴阳观点阐释死亡现象。
上一篇:阴阳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