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包括血液的生成不足或因出血、久病等耗损血液太过,或血的孺养功能减弱而致血虚;由于血热而导致血行加速;血的循行迟缓而导致血瘀等病理变化。兹分述如下:
1. 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儒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儒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仲,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2. 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人血,煎熬血液等等,均足以形成血癌,甚则血液痕结而成癌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的一种原因。
血癌的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所以血瘀而阻滞在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称之为癥,同时,可伴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血行迟缓和血液瘀滞的征象。
血瘀反过来又可加剧气机的阻滞,从而形成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导致气滞的恶性循环。
3. 血热
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
由于血得温则行,故在血热的情况下,血液运行就加速,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邪热又可煎熬血和津液。所以,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为气特征。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矿渭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同样,在血的虚衰和血的运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临床上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
1. 气滞血瘀
气滞和血瘀,常同时存在。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运的障碍,而形成气滞血瘀,也可由于闪挫外伤等因素,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在一般情况下,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次,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故在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则多先发生血瘀而后导致气滞。气滞血瘀,在临床上多见胀满疼痛,瘀斑及积聚癥瘕等病症。
2. 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其中,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导致血从下逸,则可见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3. 气随血脱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常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
4. 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消耗, 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在临床上,可同时见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之症。
5. 气血不荣经脉
气血不荣经脉,是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如肢体麻木或运动不便,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等,都是气血不荣经脉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