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在饮食方面不再追求大鱼大肉了,相反的,很多人为了养生,开始进行素食,素食其实也是一种养生方式。但是素食者如果是长期素食的话,可能会出气虚和体寒的情况。那么,中医养生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中医又是如何看待气血的,素食气血虚弱者冬季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可以吃些什么进补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需要了解呢,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有研究发现,素食者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出现体质偏寒的情况。因为长期吃素,营养摄取方面会很容易失衡,于是体质往往就会出现偏虚的情况,还有报道说台湾的女孩百分之百有气虚的问题。看到这些相关研究数据,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惊讶呢。那么,除了惊讶,大家能否了解到其中的意义呢?
首先先谈谈气、血是什么
气血是中医学的基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气,是运动着的、看不见的精微物质,主要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即血液;气若不足,就叫气虚,若进一层会怕冷,就是阳虚,俗称的冷底。血虚的进一步会阴虚,易生热,俗称的虚火。而气虚与血虚简单一点的理解,可以是一组症状集合的症候群。像气虚就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风(活动时诸症加据)、舌质淡白苔白,脉虚无力的现象。血虚的症状有面色无华或萎黄、爪甲苍白、头昏眼花、心悸,舌质淡白略干苔薄白略干,脉细无力。
再者上述这些虚、寒、气虚,算是生病吗
在西医认知,也许不算疾病,但中医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不断地产生矛盾、解决矛盾,这种动态平衡,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又不能立刻自行恢复时,就会发生疾病。所以以上中医认为是病,而治病原则就只是让不平衡的调整回归平衡而已。也就是“虚则补之”,“寒则热之”,有气虚就补气,血虚就补血。
然而,哪些会破坏人体内部的相对平衡状态呢,从而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发生呢?探究其原因就称病因。中医中把人的体质虚弱就做体虚,将慢性疾病的虚弱称作虚证,而且还将虚弱分成了4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气虚、脾阳虚、脾阳虚等等。
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达到新的平衡,恢复身体健康。体虚是机体某些功能有所减退,不一定患病,即西医所称之“亚健康”,如不及时补养、调节和调理、令进一步发展,对健康不利。
治疗虚弱,根据中医“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需通过进补来调整虚实,进补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并需依照各人的体质和病证中行辨证辨体进补,进补有药补和食补,不论是采用药补还是食补,均是为了补虚扶正,食补有时比药补更为重要,因为食补不谨可补虚祛邪,并可扶正,达到补虚扶正的要求,使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新的平衡,恢复健康,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进补是为了补虚扶正,若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不当的进补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壮实的人服了人参等性温的补气血药物,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痛、牙龈虚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阳虚者服了生地、麦冬等补阴药食物,会更加怕冷、腹泻、腹痛等,这些都是因进补不当,损伤了胃气,违反了中医辨证说辨体施补的原则。
上一篇:中医小常识 冬季养生重在“藏”
中医小常识 泡脚补肾效果最好: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