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

2016-09-28 11:09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白茯苓功效: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 白茯苓 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白茯苓

白茯苓功效: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

白茯苓

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作用:

1.利尿作用:

1.1.将白茯苓生药用70%酒精冷浸,使用时将浸得液的酒精蒸发,加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选择健康兔按体重注射给药,慢性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尿量有明显增加。

1.2.给犬静脉注射白茯苓煎剂(0.048g/kg),结果尿量并未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功效很弱;以尿排量和氯排泄量为观察指标,用白茯苓煎剂给大白鼠(禁食12小时)灌胃,结果在此实验条件下,白茯苓也不能表现其利尿排氯作用。

1.3.白茯苓不具有抗去氧皮质酮的作用。

2.抗菌作用:白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白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4.抗肿瘤作用:白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白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很高。白茯苓聚糖本身无抗肿瘤活性,若切断其所含的β-(1→6)吡喃葡萄糖支链,成为单纯的β-(1→3)葡萄糖聚糖[称为白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则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可达96.88%。

4.1.最佳剂量:白茯苓多糖体的抑瘤作用与剂量有关,剂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抑癌效果,在摸索最佳剂量的试验中,各学者得到的结果有所差别。如Hamuro 等(1971)做羧甲基白茯苓多糖抑瘤试验,采用100mg/kg、50mg/kg、5mg/kg三种不同剂量,结果抑瘤率分别为92.3%、 96.1%、53.4%,其中以50mg/kg剂量最佳。赵大明(1982)做新型羧甲基白茯苓多糖抑瘤试验,采用500mg/kg、100mg/kg、 50mg/kg、25mg/kg剂量进行试验,结果抑瘤率分别为75.5%、92.7%、78.8%、79.4%,其中以100mg/kg剂量最佳。吕苏成等(1989)采取灌胃法将白茯苓多糖配成250mg/kg/天,500mg/kg/天、1000mg/kg/天三种浓度进行试验,连续用药7天、第8 天检测以250mg/kg/天剂量最佳。

4.2.不同给药途径:白茯苓多糖体系用各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抑瘤效果也不尽相同。用羧甲基白茯苓多糖对肉瘤180的抑瘤试验,给瑞士小鼠5mg/kg剂量连用10天,腹腔注射抑瘤率为99.1%;肌肉注射抑瘤率为96.5%;静脉注射抑瘤率为99.6%;皮下注射抑瘤率为86.3%;口服抑瘤率为8.8%。

4.3.不同品系的小鼠:真菌多糖体用不同品系的小鼠或杂种鼠做试验,其抑瘤效果差别很大。如香菰多糖(Lentinan)用ICR/TCL、 ddys、SWM/MS、C57BL/6品系的小鼠做试验,则出现强烈的抑瘤作用,其抑瘤为85-99%;用C3H/He品系的小鼠做实验,其抑瘤率则为 37-48%,而用BALB/C及DBA/2品系的小鼠做试验,方法按1978年全国统一的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规程(草案)进行,结果对肉瘤180 曾出现过大于30%的抑瘤率,也出现过29.6%、18.9%的抑瘤率及无抑瘤现象;对小鼠肿瘤U一14的抑制作用也不明显。而用同样的新型羧甲基白茯苓多糖注射液,用500mg/kg、100mg/kg、50mg/kg、25mg/kg剂量进行试验,结果ICR/JCL小鼠肿瘤U一14均有抑瘤作用,其抑瘤率为75.5-92.7%。

5.白茯苓多糖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