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一、慢脾风
盛某,男,20月。
初诊:1964年9月17日。久泻不止,四肢厥冷,面青且滞,目露项软,囟门下陷,干恶,手足微搐,舌淡,指纹淡红。一派纯阴无阳之象,已成慢脾重候,惟有温阳一法,尚可挽救于万一。治予培元益气,温阳补脾:人参3克(另煎冲),制附子4.5克,肉桂心1.2克,炒白术4.5克,干姜1.2克,陈皮3克,姜半夏4.5克,茯苓9克,炒白芍4.5克。2剂。
二诊:9月19日。前投培元益气、温中补脾之剂,四肢渐和,干恶已止,手足微搐已停,泄泻次数亦减。惟项软目露、囟陷如前,舌质淡白。虚象依然,危症未脱,再当回阳救逆。原方加春砂仁1.5克(后入)。2剂。
三诊:9月21日。今日哭声已扬,大便转稠,手足已温,脾气渐充,此阳气回复之征。药既应手,再拟原意出入:炒党参9克,炙黄芪6克,制附子4.5克,炒白术6克,砂仁1.5克(后入),淮山药9克,茯苓9克,炙甘草1.5克。3剂。
此方连进三剂,症情渐次递减,继则用太子参、炒扁豆、米仁、山药、茯苓等药调理脾胃而愈。
案二、顿咳 (百日咳)
朱某 3岁
初诊 8月9日。顿咳两旬不愈,反复阵作,呕吐干恶,眼泡微肿,舌下韧带糜碎,痰血混出,肺络已损,痰火内踞,渴喜冷饮,脉滑数,症属肺虚火盛,仿钱乙补肺阿胶散加减。
阿胶珠9克 牛蒡子6克 炙桑白皮4.5克 黛蛤散21克 甜白杏9克 冬瓜子9克 川贝母3克(研末另吞) 炙马兜铃4.5克 生甘草2.4克 糯米一撮
二诊 8月12日。痰血虽减,咳呛如前,痰火凌金,依然鸱张,今当清热泻肺、以泻白散主之。
北沙参9克 黄芩4.5克 女贞子9克 白茅花4.5克 冬瓜子6克 炙桑白皮6克 地骨皮9克 炙马兜铃4.5克 生甘草2.4克 川贝母4.5克 知母4.5克 粳米一撮
三诊 8月15日。呕吐已愈,痰血亦止,阵咳之势较前顿挫,胃热已降,肺火未彻,清热泻肺,仍属必要。
北沙参9克 冬瓜子9克 甜白杏9克 海浮石15克 生蛤壳30克 炙马兜铃4.5克 炙桑白皮4.5克 地骨皮9克 麦冬9克 知母9克 生甘草2.4克 枇杷叶露60克(冲)
案三、痄腮
李某,9岁。
初诊 2月28日。体温38.5摄氏度。温毒炽盛,挟肝胆相火与胃热上攻,循于少阳之络,以致两腮肿胀,波及颌下,酸痛隐隐,咀嚼不利,微寒身热,脉象滑数,治当清热解毒,软坚消肿。
板蓝根9克 紫花地丁9克 昆布9克 海藻9克 知母4.5克 金银花9克 连翘9克 制僵蚕9克 薄荷3克 (后入) 竹茹4.5克 大青叶9克 夏枯草9克
二诊 3月2日。体温38摄氏度。两日来腮肿渐退,尚有酸胀之感,身热不净,微咳有痰,温毒稍解,风热未彻,脉来滑数,再予化痰软坚,而清余热。
象贝9克 制僵蚕9克 连翘9克 广郁金4.5克 山栀9克 薄荷3克(后入) 桔梗3克 昆布9克 竹茹4.5克 海藻9克 蝉衣3克
案四、虫积
林某,女,四岁。
初诊:1974年11月7日。腹痛绕脐,阵发无定,痛后如常。鼻孔痒感,颧部白痕如圈。睡时流涎。面色萎黄,善纳易饥,内热口渴,此属虫积也,治予杀虫化积。芜荑4.5克,使君子肉9克,苦楝根皮9克,贯众9克,鹤虱9克,黑丑4.5克,雷丸9克,槟榔9克,枳实4.5克,胡黄连4.5克。
二诊:11月10日。服药后第三天,排出蛔虫八条,腹痛止,流涎亦减。惟纳呆不贪,大便稀薄。此为虫积虽除,脾胃受损,治宜和中健运,调补脾胃:广木香3克,枳壳4.5克,焦山楂9克,炙鸡内金4.5克,五谷虫4.5克,淮山药9克,炒白术6克,砂仁3克(后下),炒谷芽12克,茯苓9克。5剂。
上一篇: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切脉诊断 不同脉象代表啥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