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同一粒种子,为什么在甲地能够发芽而在乙地却不能发芽呢?这似乎只能说明,种子本身没有问题!”裘沛然先生在其《人学散墨》一书中如是说。其本意并不是谈论遗传,但笔者读到这句话时,却想到了基因在疾病发生中所占的地位。基因好比种子,种子是否发芽——即基因是否被激活发病,取决于甲地或乙地的土壤是否适合种子发芽,而并不取决于“种子本身”。
基因不能决定人是否生病
中医学的禀赋、体质、先天等概念就已经蕴含了基因的内容。禀赋分禀赋残缺、禀赋不足和禀赋不耐等。禀赋残缺,多可寻找到固定基因,而更常见到的禀赋不足的疾病,却未必能在基因上得到反映。禀赋不耐,与基因相关但并不一定由基因决定,指对外界各种因素,如饮食、植物等有不同于常人的反应。如“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诸病源候论·漆疮候》),需要注意的是“禀赋不耐并非出生就显现,也不一定终生不变,每一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和耐受性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中医学用禀赋、体质、先天等概念,可以准确地反映遗传的疾病易感性,并且有一整套成熟地指导临床的治疗体系与之相应。禀赋等中医概念可以包含基因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基因却只能表达禀赋的一部分内容。
基因决定论,从中医角度说,就是先天决定论。《健康报》的一篇文章指明“人身处不同的成长环境,体内的基因会不定期地发生表观遗传学的变化”。这说明基因对于人体的作用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能实现的基因检测是不可能动态监测这些变化的),也即基因并不能决定人体是否生病、是否健康。这与中医学中先天可以影响后天,却不能决定后天相仿。基因能够决定的是遗传的疾病易感性,疾病易感性并不是说一定会得病。
基因治疗不容乐观
把基因看作是一枚种子,有很多人便心生幻想,是否可以把种子挖掉,这样便可以高枕无忧,绝对不会得某病了呢?这实质是一种误解。除了很少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外,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瘤等都是多基因疾病。如已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约60种,银屑病易感基因近20种。处理一种基因已经是不现实的,处理多种基因就更加不现实,况且还有更多的相关基因尚未被发现。笔者将多基因疾病的发病比喻为做鞭炮和放鞭炮的过程。各种基因分别充当火药、纸、药捻等的角色。如果这些做鞭炮的原料只是处于散放状态,它就止于基因,不会形成鞭炮。不正当的生活习惯是鞭炮原料的组合过程,鞭炮形成了,就由散放的基因状态变成随时可以被激活的夙因状态。有了夙因,只要出现随机的诱因,多基因就会被激活、形成疾病。“多基因”是应当坦然接受的现实,诱因具有无法避免的随机性,只有夙因是可控的。不正当的生活方式是形成夙因的罪魁,这也是目前很多复杂疾病都被称为生活方式病原因所在。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比起依赖基因研究的进步来,要经济的多,也现实的多。相对于基因的探讨,中医更关注人体的土壤,这对于人类的健康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