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针灸诊疗技术

2016-09-28 11:12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脑血管意外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偏瘫、失语、昏迷等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的疾病。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中年以上为多见,尤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本病发病急剧,死亡率、致残率高。根据疾病的性质,可以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前者包括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其次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栓塞次之。

脑血管意外针灸诊疗技术

脑血管意外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偏瘫、失语、昏迷等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的疾病。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中年以上为多见,尤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本病发病急剧,死亡率、致残率高。根据疾病的性质,可以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前者包括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其次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栓塞次之。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中风”、“卒中”、“大厥”、“风痱”等病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主要由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或房室劳累等诱因,以至于风、火、痰、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则发生本病。

辨证分型

1.中经络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

(1)肝阳暴亢: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暗苔白腻,脉细涩。

(5)阴虚风动: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

2.中脏腑

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1)闭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二便不通;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2)脱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微弱,手撒口开,汗出肢冷,二便失禁;苔滑腻,脉散或微。

针灸治疗

1.中经络

[治则]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处方] 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加减] 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 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两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2.中脏腑

[治则] 醒脑开窍,兼开窍启闭,回阳固脱。

[处方] 水沟、内关。

[加减] 闭证加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呼吸衰竭加气舍。

[操作] 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水沟用雀啄法,以患者面部表情出现反应为度;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