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认识生态人体—脏象学说

2016-09-28 11:17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所谓“脏”,也就是藏,是深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象”就是现象,是表现于外的形象。

巧妙认识生态人体—脏象学说

所谓“脏”,也就是藏,是深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象”就是现象,是表现于外的形象。

中医在古代不能直接看见内部的情况,只能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判断。这种推断,或者判断可靠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坚信“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根诸内”。也就是说,各个内在的变化,一定会在事物的外表有所反映,外表的差异来源于内在的区别。

比如,各种水果,尽管古人没有化验设备,不了解它们内部化学成分的差异,但是梨子与苹果不同,桃与杏也不一样,黄瓜与丝瓜有别,西瓜与冬瓜更是不同。因此,一个家庭主妇,尽管不懂化学分析,但到市场上去买菜,她根据外在形象买回来的瓜果、蔬菜样样可口,而拿着试管去挑蔬菜、瓜果,希望靠化验化学成分买好菜的学生,买回来的东西,可能远不如此。

这是为什么?因为《内经》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形与名是统一的,而不是分割的。抓住了外在的形,也就是抓住了内在的实质。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不仅是内容,也不止是外表,而是全部的整体。梨与苹果的外表区别,决定了它们内容上也不会相同。

“表里如一”,为中医的脏象学说奠定了基础。

内在脏腑与外在的色脉、五官九窍、四肢肌肤是有密切联系的。内在脏腑正常功能,决定了外在颜色、脉搏、证候的正常表现。

中医学认为,脏腑是“藏精气”与“传化物”的“生化之宇”。如果“宇”里边的精气是充满的,脏腑之间的功能是平衡协调的,精气流动通畅适中,人体就不会感觉不适。因为“不平则鸣”,体内不协调的微观变化,必然会在外部反映出来,表现出各种证候。抓住了外在的证候,也就同时抓住了内在的病机变化。

那么,中医的脏象学说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中医的脏象学说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广泛联系的体系。

中医学认为,心脏是生命的根本,因为它主宰着人的精神。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人体的面色上观察出来,因为面色是靠血液来滋润的,心脏主宰血流和脉搏。心脏就像太阳那样重要,心气与夏天的阳气是相通的,与火气、苦味关系密切。人的心气充实,就经常是欢乐的;心气不足,人的精神就不振。

中医学认为,人的肺脏主宰气的运行,是人体魄力的所在地,肺气足,人的声音就洪亮。肺气通于皮毛,每一个毛孔的开阖都与肺气有关,所以肺气虚的人容易出虚汗。肺气通于秋,与燥气、辛味关系密切。因此,肺气在体内能够下行,疏通三焦的水道。肺气不利的时候,可以形成水肿、喘咳。人的悲伤与肺有关,这也和肺气通于秋有一定关系。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