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研究表明,脑震荡患者脑组织有程度不等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脑组织充血和水肿等。这些变化大多是可逆性的。外力使脑脊液受到瞬间冲击,一方面可牵拉脑组织,另一方面可引起颅内压的突然改变,使脑血管功能紊乱,导致脑干网状结构的损伤,出现意识障碍。另外,脑震荡时,脑脊液循环障碍可引起脑室扩大。急性期后,大多可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
伤后立即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持续数秒至半小时。在发生意识障碍的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四肢反射消失等。随着意识障碍的好转,上述表现很快消失。但有逆行性遗忘,对受伤当时及伤前一段时间不能记忆。伤情愈重,遗忘的时间愈长。意识障碍恢复后,还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无力等。此时,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多在正常范围内,少数可有轻度升高,脑脊液中不含血液。
【诊断依据】
短暂意识障碍对脑震荡的诊断最为重要。确切的外伤史或头皮伤痕、神经系统检查无明确受损体征及脑脊液化验正常等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治疗依据的理论】
由脑震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知,本病主要是外伤造成脑部电生理线路功能紊乱,且有脑组织的部分慢性损伤,所以,治疗的中心就是调节脑的电生理线路。从电生理线路的循行路线可知,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直者从巅入络脑”。故治疗主要取这2条电生理线路来调整电流量。另外,配合药物来吸收水肿,活血通络,达到根本治疗的目的。
【治疗】
进针刀点一般选如下四处定点:
(一)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平面垂直刺入,直达骨面,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慢。
(二)枕骨粗隆上缘之凹陷处。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颈背部平面呈45°角刺入,直达骨面,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慢。
(三)枕骨粗隆直下,入后发际1寸,两斜方肌的凹陷处。令患者伏案正坐,头微前倾,颈部肌肉放松,刀口线与纵轴平行,针尖向下颔方向缓慢刺入0.5~1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慢。
(四)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刀口线方向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和背部的下段平面呈80°角刺入,深度0.3~0.5cm之间,纵行剥离2~3下。如有恶心、呕吐者,再加一点(第12胸椎与第1腰椎棘间韧带连线中点旁开1寸半),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背部平面垂直刺入0.5~0.8cm,纵行剥离2~3下。
以上治疗每5天1次,剥离速度宜慢。
上一篇:慢性宫颈炎的中医治疗方
中医专家解读看脸色知健康: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