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着眼睛做这事竟能福泽全家

2016-09-28 13:54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好福气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攒福气,其实很多人民间流传故事都有祈福,这也是有效果的。关键是要心诚,那么祈福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怎样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呢?一起来看看吧。

闭着眼睛做这事竟能福泽全家

好福气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攒福气,其实很多人民间流传故事都有祈福,这也是有效果的。关键是要心诚,那么祈福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怎样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呢?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似乎鼓足了很大的勇气问,祈福的中的福到底是什么?其实习俗中的福很实际,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五福,五福是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也就是说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美妙了。如果说佛教的福是指修行自己,那么,民俗中的福则能让社会和家庭倍感和谐幸福。

哪种祈福方式最管用 闭眼诚心祈福更有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闭着眼睛做这事竟能福泽全家

正经的祈福仪式是需要摆设供品的,然后请专门的人进行引导,以前有专业的祭司,现在也有族长,或家长帮忙带领到神像或代表物面前,进行上香,敬奉,祈祷,祝愿等流程。这种祈福模式显得很郑重其事,也是民俗中最具影响力的模式。常见于春节、清明、中秋,以及各地对各自图腾、山神、水神、土地、神佛、祖宗等选择的特定日期的祈福,也有些地方会选择拜鬼,拜家仙的方式祈福。

有一种祈福模式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遇突发情况的时候,你可以立刻进行祈福,如在文章之初写的,立马可以凝神闭目,双手合十,将你想要说的话在心里默念,这就算是很需要的祈福了。这些突然情况包括灾难,凶险环境,逆境。可以为自己祈福,也可以为他人祈福。祈福并非一定要供品,关键是心诚,心意要足。

祈福是不是一定得去寺庙呢?

但凡一切与你的信仰相关的代表物之前,你都可以执行祈福仪式。民谚:头顶三尺有神明。所以,祈福其实并没规定何时何地何人,只要你想祈福了,立马可以凝神闭目,双手合十或抱拳,将你想要说的话在心里默念。这就是祈福。

去寺庙祈福需要注意什么?

月经期,带孕的女人,带病的特别是重病的一般都不支持去寺庙祈福,但可以由家人代表去。去寺庙祈福是要烧香拜佛的,寺庙的礼仪是需要讲究的,不可喧闹,不可乱摸乱敲,见了僧尼要持尊敬。祈福的时候要专心,把想要祈求的一次说完。如果承诺了得到之后将要做什么,那就涉及到还愿的问题,说到要做到,民俗里会将许愿不还愿的人归纳到不讲诚信的人里,说是会受到神灵的惩罚(这个主要是道教观点,只是国人将很多佛道的讲究融入了日常生活,并混在了一起)。

为何祈福管用?

祈福,是一种意识表现,我们早就知道了意识是有能量的。有这么一段话。“祈福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周围的人,给了你祈福力量的加强,你每一次祈福,你周围的人都在同样给你祈福,祝福,而不是嘲笑,那么,你的祈福,就更有效果。所以,当一个集体以同样的方式,共同的结果去祈祷的时候,成功,就更容易实现了。甚至,能感动自然界的力量,比如,古时候民间祈雨成功的例子,真不会少。”祈福的实现,不仅需要自己的认真,还需要大家对你的认可,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祈福的四种方法

为了善尽生命共同体一分子的责任,我们应更进一步将祈福的观念和行为具体落实在生活中;祈福的方法有四种。

知福

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贵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能知福,则更应该说"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福报。尤其现今的台湾社会丰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别人有的,也不管对方是如何努力获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拥有,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害害人。

如果我们能够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不过知足并不等于什么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欢喜",这才是真正的知足。曾经有一个人跟我说,他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因为他是"无壳蜗牛",他忿忿不平的说:"这个社会很不公平,我努力了一辈子,到头来连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我则告诉他:"有房子也是一种负担、累赘。"

有房子的人,就要照顾房子,每天为房子花很多心思,尤其那些拥有很多房子的人,一下子这间房子要整修,一下子那幢房子要装潢,每天为了房子忙来忙去,如果住不了那么多房子,还得想办法租给别人住;我劝他:"没有房子,反倒可以快快乐乐的,想到哪就到哪,所以没有壳的蜗牛,也是不错的。"以出家人来说,"出家无家,处处为家",没有自己的家,所以处处都是家,何其轻松,何其自在。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