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被心爱女人气死的皇帝

2016-09-28 13:56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古代皇帝是无比风光的,但是很多皇帝的死因让人瞠目结舌。在古代,皇帝是受到万民敬仰的,但是有的女人却把皇帝活生生气死。那么哪个皇帝被女人气死呢?又有哪个皇帝被女人闷死在被窝里呢?死都不愿意和雍正合葬的女人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史上唯一被心爱女人气死的皇帝

 

古代皇帝是无比风光的,但是很多皇帝的死因让人瞠目结舌。在古代,皇帝是受到万民敬仰的,但是有的女人却把皇帝活生生气死。那么哪个皇帝被女人气死呢?又有哪个皇帝被女人闷死在被窝里呢?死都不愿意和雍正合葬的女人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理所当然的很多特产都堪称世界之最。譬如皇帝,前前后后就有三四百位,是世界上盛产皇帝最多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也就五花八门。有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也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还有本文这位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改造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一辈子注定和姓冯的女人有说不完的过节儿。第一个姓冯的女人是他的奶奶冯太后。本来冯太后可以安安心心做太后,但是他爹献文帝拓跋弘却不想安安心心做皇帝。这个拓跋弘是个不务正业的典型,他看见大臣就头疼,看见奏章就撞墙,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却整天想着与木鱼为伍,投身到吃斋念佛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想撂挑子可以,但是必须先留下一个儿子替他受死才行。于是乎,他就拼命地和老婆一起“拼搏”,终于在皇兴元年(公元四六七年)生产出了儿子拓跋宏。拓跋弘认为自己很快就要解脱了,高兴得当即大赦天下。但是,北魏这个帝国有个很差的传统,如果某个女子生的儿子做了太子,那么她就要掉脑袋,为的是防止出现第二个吕后。所以,拓跋宏早早就成了没娘的孩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史上唯一被心爱女人气死的皇帝

没娘的孩儿自然没娘养,养他的是几个宫女。不知是宫女调教得好,还是他天性聪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父亲。他四岁那年,拓跋弘身上长了个大脓包,那个疼呀。拓跋宏就亲口给老爹吸出脓水,没多久,脓包就好了。为此,举国上下都惊奇了好一阵子。老爹拓跋弘心里乐坏了,总算找到理由可以退位了。在第二年,他下诏传位于幼子,自己正式退休。谁知道即位那天,拓跋宏小朋友在自己大喜的日子却哇哇大哭,老爹就问他是不是想吃糖了?他回答了一句:“代亲之感,内切于心。”汗!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深的道理,全国人民再一次折服了。

 

拓跋宏毕竟是个小屁孩儿,小屁孩儿连自己的眼泪都管不住,哪还管得了天下。于是他奶奶冯太后不得不撇下后宫的几个帅弟弟,再次出来垂帘听政。冯大娘执掌乾坤,雷厉风行,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小屁孩儿拓跋宏,她也是谆谆教导,一丝不苟。但是,冯大娘同时也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第一次垂帘时就是因为一时心软,把权力还给了儿子,结果被儿子干掉了自己的小情人。这次她吸取了教训,看到小孙子这么聪明,生怕将来孙子也不听使唤,因此多次想废掉拓跋宏的皇位。某天,北风萧萧,雪花缥缈,冯大娘在几个小情人的鼓动下,给小孙子穿了件很薄的衣服,然后领到一间和外面一个温度的屋子里,美其名曰“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饿就是三天,拓跋宏差点饿成了拖把杆。关键时刻,一干大臣们站了出来,又是哭、又是磕头,好话说了一大箩筐,才算融化了冯大娘那颗冰冷的心。

自此以后,拓跋宏开始学乖了,有话藏着,有心思掖着,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送进冯大娘耳朵里,认认真真做孙子。冯大娘一瞧孙子这么“乖”,也就渐渐放心了,越发地为所欲为。她左手牵着一群帅弟弟,右手拉着一帮好奴才,把自己的党羽安插到了各个要害部门,比当年的吕后还吕后。好在冯大娘业务水平还算高,对工作也比较负责,北魏帝国在她的手里蒸蒸日上,国泰民安。譬如,她批准实施的“三长制”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三长即: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层层牵制,既便于人口管理,又益于征收赋税、征调兵员,对以后朝代的乡里组织管理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时间的车轮是挡不住的。终于,小屁孩儿拓跋宏长成了翩翩少年,冯大娘送佛送到西,干脆连婚姻都替他包办了。新娘不是别人,而是她的侄女冯媛。拓跋宏在婚姻方面绝对是个好丈夫,对待这位冯皇后体恤有加、关心备至。夫妻恩恩爱爱,原本可以白头偕老的。然而,冯媛女士有个致命的缺点,正是这个缺点导致了二人的离婚,作者在后面会提到。

公元四九零年,即太和十四年九月,斗败无数人的冯大娘最终没能斗过阎王爷,驾鹤仙游去了。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这一点在拓跋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活命,他在冯大娘没死的时候呆若木鸡,养晦韬光,冯大娘一死,他就立即从木鸡变成了雄鸡,首先干的一件大事就是迁都。当时北魏的首都是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北部),虽然名字叫平城,但是这里一点都不太平,可谓上有天灾,下有人祸(北方民族柔然的侵袭),是个典型的鸟都不愿拉屎的地方,不迁不足以平民愤。多年来,拓跋宏一直有此心愿。然而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心脏要挪位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挪得不好,小命就得玩儿完。所以后世的赵匡胤那么强势,只是想把首都从同属河南省的开封挪到洛阳,都被大臣顶得胎死腹中,对拓跋宏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幸好拓跋宏不是属牛的,只会一根筋直来直去,他巧妙地搞了一次暗度陈仓。

某天,拓跋宏在朝会上煞有其事地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争取一举荡平南齐,提早统一中国。和他预料的一样,大臣们纷纷提出反对,口水多得都可以盖座游泳馆了。这里面,属任城王拓跋澄的嗓门最大。下朝后,拓跋宏偷偷把他叫到后宫,说出了自己亲征的真实用意是想迁都洛阳,然后进行汉化改革。任城王恍然大悟,进而十分配合地在第二天的朝会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支持皇帝南征。领头的没了,小喽啰们自然也就蔫了,计划第一步成功。公元四九三年,拓跋宏领着三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去了。这个时候,老天爷也十分照顾,连着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到处都是泥坑水洼,不光人走不方便,就是马走都十分困难。为了把戏演得更加逼真,拓跋宏穿着整整齐齐,下令大军继续前进。大臣们不干了,再走下去南齐没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先累死了。他们再次呼呼啦啦站出来要求停止南征。眼见时机成熟,拓跋宏先举起一根大棒:“寡人带着几十万大军兴师动众走了这么长一段路,如今半途而废不是让人看笑话吗?”大臣们个个面如苦瓜,紧接着拓跋宏马上抛出一颗甜枣:“如果实在不想走也是可以的,我们就把首都迁到这里如何呢?”大臣们恍然大悟,原来耍我们呢!心里那个气呀,半天都没人吭声。拓跋宏急了,同意的站左边,不同意的站右边。大臣们一想反正都走到这儿了,返回去和向前走都是费鞋底的苦差事,索性同意了。迁都大计就此告成。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