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开始实行了科学考试制度,在那个时候,西方依然是等级森严的贵族世袭制,然后,中国有学识的年轻之士,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作为。那么,古代高考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小编从历史分析为与大家一起解读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代高考的常识吧!
古代高考
中国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科举制是中国的特产,但它却对东亚和西方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表现在历史上日本曾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 (朝鲜 )、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 ;对西方的影响则表现在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当然,由于中国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八股取士,科举考试越来越成为阻碍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作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就是对这种穷途末路的科举考试制度的讽刺.终于到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在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风雨飘摇,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也走到了尽头。为了推广新学、兴办学堂,清政府不得不于1 905年废止了科举考试制度。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是谁
女人说这句话时千万不要相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