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2016-09-28 15:59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标签:传染病夏季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也格外活跃,进入6月份以来,腹泻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中华预防医学会对全国20个省市入户调查结果表明,仅腹泻病一项的发病率就为0.7%,5岁以下儿童为1.9次/人。暑期是各种腹泻病和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预防。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也格外活跃,进入6月份以来,腹泻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中华预防医学会对全国20个省市入户调查结果表明,仅腹泻病一项的发病率就为0.7%,5岁以下儿童为1.9次/人。暑期是各种腹泻病和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预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3)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腹泻流行病

中国7省1市的抽样调查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每年的腹泻病患者达到8.36亿人次,其中儿童所占比重很大,占2.93亿人次。去年是暖冬,春早、夏长更是加大了腹泻的发病率。

传染源

感染性腹泻位居腹泻病之首,是由细菌、病毒、细菌毒素及某些寄生虫等生物病原引发肠道感染出现的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由非生物病原引起,如腹部受凉、消化不良、过敏刺激、药物反应及其他非肠道感染都可引发。最近几年,苏、皖、豫一带流行的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是目前仅次于霍乱的危险病种。1997年就已经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发现,该病流行面积之广、时间之长是世界罕见的。

症状

病发开始主要是腹泻,常伴有痉挛疼痛。不久将会转化成水样便或黄色稀便,慢慢发展为便血和肠出血,最后可能会转成尿毒综合症、肾综合症等病,难以医治。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魏承毓建议: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是饮食不卫生导致的。目前饮水卫生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食品卫生仍然存在问题。具体的发病原因各国不同。美国发现这种病菌罪魁祸首是汉堡包的不卫生,日本则是在萝卜缨和半生不熟的食物中发现的。我国虽没有找出具体有问题的食物,但已经确定这种病菌主要是以动物为传染源。研究发现,进口肉类食品、冷冻食品和海产食品保存不当都可能会被大肠埃希菌感染。这种病菌喜欢在低温下繁殖,平时家用的普通冰箱也会给病菌提供生存环境,所以冰箱里久置的肉类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3)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国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多发性腹泻病,痢疾杆菌会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通过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或水源或苍蝇等方式传播。该病菌型复杂、亚型多、流行菌群不断交替演变。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

症状

潜伏期多数为1至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明显有里急后重及肛门下坠感,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至7岁儿童,症状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皮肤发花、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

专家建议:一般应口服补液(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加温开水至1000ml),明显脱水者应静脉补液。抗菌治疗用环丙沙星等喹酮类药物,儿童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或磷霉素。中毒性菌痢则需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3)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沙门氏胃肠炎

传染源

沙门菌腹泻是除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以外的沙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发病率在腹泻病中居第三位。沙门菌造成的腹泻现已知有2000多个血清型或变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约50个菌型,以沙门式胃肠炎较为普遍。沙门菌喜湿耐寒,不耐热,在水中可存活数月。该菌存在于猪、牛、羊、狗、鸡、鸭及鼠类的肠道、内脏与肌肉中,当人们进食未煮熟的被污染肉类、内脏或蛋制品、乳类后,会感染发病。

症状

急性胃肠炎型常伴有发热、呕吐、稀水样便,少数有黏液脓血便;伤寒型肠炎症状类似伤寒,患者会持续发热,可能伴有肝脾肿大;败血症型肠炎驰张热,血培养为阳性,可能有局部感染。

专家建议:应以及时补液及对症处理为主,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3)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传染源

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传染病中比较可怕的一类。人们外出旅游、游泳、进食海鲜、乘凉小吃、生冷蔬菜和水果都会大大增加感染甲肝和戊肝的机会。国内外都曾发生过甲肝和戊肝的爆发和流行。

病毒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他们从粪便中排出的大量病毒会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围环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就可能导致发病。另外,夏季苍蝇污染食物也是肝炎病毒的传播原因之一。

症状

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发病时特点相似,多数病人症状初起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油等等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胃炎。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和皮肤变黄,肝区疼痛等,此时肝功能异常(转酶高达几百、甚至至于几千单位,胆红素明显升高)、肝脾肿大。

甲肝和戊肝的易感人群及病情不同,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病程一般为1至2月,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戊肝患者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淤胆型肝炎比例高,总体看要比甲肝严重。

专家建议:甲肝和戊肝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大致相同,急性期传染性强,需要住进医院隔离治疗,主要使用复方双花冲剂、茵栀黄制剂、清开灵注射等等,一般只要治疗及时,充分休息,预后良好。

甲肝和戊肝的预防主要从加强卫生管理,防止病从口入,注意饭前饭后洗手,勿食生冷。水果、蔬菜要反复清洗,肉类和海鲜食品一定要新鲜,并烹饪熟透。医疗部门现在已研制成功甲肝疫苗,该疫苗预防效果好,可以在全社会推广使用。目前戊肝的预防仍需从加强个人卫生和消毒措施做起。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