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_淡 竹叶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6-09-04 22:24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淡竹叶吗?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淡竹叶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中药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_淡 竹叶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淡竹叶吗?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淡竹叶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_淡 竹叶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淡竹叶的简介

【药名】:淡竹叶。

【汉语拼音】:Dàn Zhú Yè

【拉丁名】:Herba Lophateri

【别名】: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竹叶卷心。

【性味】:甘淡,寒,无毒。

【归经】:入心经、肾经。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及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主产于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

【采收和储藏】: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

【炮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甘淡渗利,性寒清降,善导心与小肠之火下行而利尿通淋。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妊妇头旋倒地,小儿惊痈天吊,喉痹,烦热。

淡竹叶的用法用量

6-15克

淡竹叶的禁忌注意

1、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

2、孕妇忌服。

3、肾亏尿频者忌服。

4、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

淡竹叶的选方

1、淡竹叶治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泡)当茶饮。

2、治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10-15克,水煎服。

3、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4、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叮咚藤、凤尾草各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6、治膀胱炎:淡竹叶15克,灯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7、治肾炎:淡竹根及块根、淡竹叶、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克,车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9、治火热牙痛、牙龈溃烂: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10、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治肺炎高热咳嗽:淡竹叶30克,麦冬15克,水煎,冲蜜服,日2-3次。

12、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6克,乌豆15克,竹心20条,柿饼1块,水煎服。

13、治小儿水痘:淡竹叶、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14、预防麻疹:淡竹叶12克,夏枯草30克,钱葱(马蹄)40-60克,水煎当茶饮。

15、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16、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车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猪肉。方中淡竹叶配伍诸药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

17、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咽喉痛。

扩展阅读:淡竹叶的植物属性

淡竹叶出自《本草纲目》:淡竹叶,处处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数寸,细茎绿叶,俨如竹米落地所生细竹之茎叶,其根一窠数十须,须上结子,与麦门冬一样,但坚硬尔。随时采之。八、九月 抽茎,结小长穗。人采其根苗,捣汁和米作酒曲,甚芳烈。淡竹叶多年生草本,高40-90cm。根状茎粗短,坚硬。须根稀疏,其近顶端或中部常肥厚成纺锤状的块根。秆纤弱,多少木质化。叶互生,广被外形,长5-20cm,宽1.5-3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基部近圆形或换形而渐狭缩成柄状或无柄,平行脉多条,并有明显横脉,呈小长方格状,两面光滑或有小刺毛;叶鞘边线光滑或具纤毛;叶舌短小,质硬,长0.5-1mm,有缘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cm,分枝较少,疏散,斜升或展开;小穗线状技针形,长7-12mm(连同短芒),宽1.5-2.5mm,具粗壮小穗柄,长约1mm;颖长圆形,具五脉,先端钝,边缘薄膜质,第1颖短于第2颖;外稻较颖为长,被针形,长6-7mm,宽约3mm,先端具短尖头,具5-7脉,内释较外停为短,膜质透明。颖果纺锤形,深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