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棘针的功效与作用_棘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6-09-04 22:29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棘针吗?棘针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棘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棘针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中药棘针的功效与作用_棘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棘针吗?棘针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棘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棘针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棘针的功效与作用_棘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棘针的简介

【异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葛针(gě zhēn)。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

【性味】

1、《本经》:"味辛,寒。"

2、《别录》:"无毒。"

棘针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溃脓,止痛。治痈肿有脓,心腹痛,尿血,喉痹。

1、《本经》:"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

2、《别录》:"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疗腰痛,喉痹不通。"

棘针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汁涂或研末搐鼻。

棘针的选方

1、治诸恶肿失治有脓:烧棘针作灰,水服之,经宿头出。(《千金方》)

2、治丁肿:曲头棘刺四百枚,橘皮三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半升,服一合。涂肿上亦得。(《古今录验方》)

3、治肾脏冷气卒攻,脐腹疼痛拘撮甚者:槟榔一分(弼),棘针钩子一合(微炒)。上药,捣粗罗为散,都作一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又入好酒半中盏,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二服。(《圣惠方》)

4、治头风疼痛:倒钩棘针四十九个(烧存性),丁香一个,麝香一皂子。为末,随左,右塞鼻。(《圣惠方》)

5、治尿血:刺针二升。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外台》)

6、治小儿一切疳:棘针、瓜蒂等分。捣细罗为散,每用黍粒大,吹入鼻中,日二度佳。(《圣惠方》吹鼻散)

7、治小儿喉痹:棘针烧灰,水服半钱。(《圣惠方》)

8、治小儿天风口噤,乳不下:白棘烧末,水服一钱匕。(《子母秘录》)

9、治倒睫拳毛:木鳖子二个(令炒),木贼一百二十节,地龙二条(去土),赤龙爪一百二十个。上为细末,摘去倒睫,每日以纸捻蘸药搐之,一日三、五次。(《普济方》)

10、治齿虫:腐烂棘针二百枚(即是枣木刺朽落地者)。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含之,日四、五度,以瘥为度。(《小品方》腐棘刺漱汤)

扩展阅读:棘针的原形态

水棘针,一年生草本,高0.3-1m.呈金字塔形分枝。茎呈四棱,紫色或紫灰色,被疏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7-2cm,紫色或紫绿色,具狭翅;叶片纸质或近膜质,三角形或近卵形,3深裂,裂片披针形,边缘具粗齿;叶片上面绿色,微被柔毛,下面色淡,无毛,中肋隆起。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所组成;苞叶与茎叶同形,较小;小苞片线形;花萼钟形,外面被乳头状突起及腺毛,内面无毛,具10脉,其中脉隆起,萼齿5,三角形,渐尖,边缘具缘毛,果时花萼增大;花冠蓝色或紫蓝色,冠筒藏于花萼内或略长出花萼,外面无毛,冠檐二唇形,外面 被腺毛,上唇2裂,长圆状卵形或卵形,下唇略大,3裂,中裂片近圆形;雄蕊4,前对能育;后对为退化雄蕊,着生于下唇基部,花芽时内卷,花时向后伸长,花丝细弱,无毛,花药2室,纵裂,成熟后贯通为1室;花柱细弱,先端不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具相等浅裂片。小坚果呈倒卵状三棱形,背面具网纹,腹面具棱。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