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_地牯牛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6-09-04 22:40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地牯牛吗?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地牯牛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中药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_地牯牛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地牯牛吗?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地牯牛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_地牯牛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地牯牛的简介

【拼音名】 Dì Gǔ Niú

【别名】 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

【来源】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 (Navas)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春秋二季从砂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

【性味】 咸,凉。有毒。

【英文名】Rhizome of Bear's-foot Fer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ys siebolidii Miq.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效】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科属分类】骨碎补科

【拉丁文名】Rhizoma Stachydis Siebolidd

【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生于水边或湿地。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挖取块茎,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

1~2分。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敷患处。

地牯牛的选方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其上密集须根及在顶端有患球状肥大块茎的横走小根状茎;茎高30-120m,在棱及节上有硬毛。叶对生;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12cm,宽1.5-6cm,先端微锐尖或渐尖,基部平截至浅心形,边缘有规则的圆齿状锯齿,两面被贴生短硬毛;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远离排列成长5-15cm,顶生假穗状花序;小荀片条形,具微柔毛;花萼狭钟状,连齿长约9mm,外被具腺柔毛,10脉,齿5,三角形,具刺尖头;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长约1.2cm,筒内具毛环,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球形,黑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

扩展阅读:地牯牛的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其上密集须根及在顶端有患球状肥大块茎的横走小根状茎;茎高30-120m,在棱及节上有硬毛。叶对生;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12cm,宽1.5-6cm,先端微锐尖或渐尖,基部平截至浅心形,边缘有规则的圆齿状锯齿,两面被贴生短硬毛;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远离排列成长5-15cm,顶生假穗状花序;小荀片条形,具微柔毛;花萼狭钟状,连齿长约9mm,外被具腺柔毛,10脉,齿5,三角形,具刺尖头;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长约1.2cm,筒内具毛环,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球形,黑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