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乌梅味酸涩,乌梅的根(梅根)、枝(梅梗)、叶(梅叶)、花蕾(白梅花)、未成熟果实的盐渍品(白梅)、种仁(梅核仁)亦供药用,有生津、止渴、敛肺、涩肠、安蛔虫等作用功效,下面介绍中药乌梅的作用与功效及食用方法。
【乌梅的作用与功效】: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乌梅的食用方法及作用功效】:
姜茶乌梅粥:
【来源】《世医得效方》
【原料】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绿茶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前三味煎煮,取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粥将熟时调入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温中散寒,杀菌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注意事项】湿热型菌痢忌用。
乌梅汁:
1)将10颗左右乌梅过水冲洗干净,放入汤锅中加3/4水量,大火煮开。
2)沸腾后转用小火慢慢炖煮,直至汤色变成深棕色透明、梅肉化开为止。[水量不够的时候可以反复加水]
3)将汤汁煮干成1升左右的浓缩汁,加少许冰糖调味,注意味道应以酸为主。
4)关火,静置冷却。
5)将浓缩汁过滤装瓶,放入冷藏室冷藏。[可以使用滤纸和漏斗完成,如果不讲究的话也可以不过滤。]
6)喝的时候,可以按照浓缩汁:冰水=1:4或1:3的比例稀释,然后加蜂蜜调味后饮用。
冰镇银耳酸梅汤:
材料:乌梅100克银耳30克山楂片40克陈皮80克冰糖5克
1)所有材料准备好
2)水发银耳撕成小朵,清洗干净3把乌梅、山楂片、陈皮用水浸泡
3)分钟洗净
4)先把洗净的乌梅、山楂片、陈皮放入汤煲中
5)再放入冰糖
6)汤煲中加入足量的水
7)再放入银耳
8)大火加热汤煲使煲中的水沸腾,加盖转小火煮2小时,捞出山楂片、乌梅、陈皮,静置晾凉,放入冰箱冷藏3小时以上即可饮用
乌梅制品乌梅丸:
组成:乌梅肉30克,黄连78克,黄柏18克,细辛18克,干姜30克,蜀椒12克,桂枝18克,附子18克,人参18克,当归12克。
功用:温脏驱蛔。
主治:蛔虫所致各证,兼治久痢。
古籍论:本方是用于温脏驱蛔的之主方。虫得酸则伏,故用乌梅之酸以优蛔为主药。虫由湿生,故用黄连、黄柏之苦以除湿作为辅药。虫得辛则静,所以用蜀椒、细辛、干姜、桂枝、附子之辛来安蛔而温脏寒并作为兼制之药。另外,用人参补气,当归养血,并调和辛苦燥烈之性,是此作为引和之药。
点评:此为驱蛔虫之祖方。凡由于蛔虫所致各证,皆可用之,但要善于权变,灵活加减运用。另外,还可治疗久痢。
乌梅胶囊:
组成:乌梅肉、川楝子各40克,川椒、黄连各20克,生大黄10克。
功用:安蛔杀虫,解痉止痛,消炎排虫。
主治:胆道蛔虫症。症见: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恶心呕吐,呕出蛔虫或黄色苦水。伴体倦乏力,舌质红,脉弦紧。
方解:方中乌梅味酸能安蛔;川楝子、川椒苦辛杀虫,理气上痛;以黄连清热解毒,除湿,加生大黄通腑泻下,以排虫体;据药理研究证实,乌梅、川椒、川楝子有麻痹蛔虫,制其蠕动的作用。乌梅、大黄合用,能加强胆囊收缩功能,促进和增加胆汁分泌。黄连有较强的抗菌效果,能预防和治疗胆系感染。全方具有安蛔杀虫、解痉止痛、消炎排虫之功。
点评:乌梅胶囊是在《金匮要略》乌梅丸基础上筛选药物,改变剂型制成的。前人认为:虫由湿生,“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乌梅胶囊药源充足,服用方便,效果确切,无副作用,便于推广。据报道:用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病102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7岁。治疗后,全部缓解出院。疼痛消失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热及白细胞升高者均在3天恢复正常;服药量最少6克,最多45克;住院天数最短1天,最长7天,药后排出蛔虫者36例。
乌梅汤:
第1步,到中药店买乌梅,洗净后在水中浸泡约30分钟。第2步,将乌梅和连带浸泡的水一起入锅煮,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再用小火煮,看到乌梅的皮被煮成渣掉出来为止,全过程约30分钟(注意:可根据个人口味确定乌梅放入的量,喜欢酸的话可多放一点乌梅)。第3步,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或白糖。
乌梅可乐:
百事可乐2012年上市的一款饮料,属于美年达旗下.采用复合乌梅浓缩汁,含有乌梅,橘皮,甘草,山楂等.
口感非常特别,初入口有点像槟榔的味道,但是没槟榔那么冲,非常柔和.
【中药乌梅的食用方法附方及功效作用】:
①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纲目》)
②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服。(《肘后方》)
③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黄连一升,乌梅二十枚(炙燥)。并得捣末,蜡如棋子大,蜜一升,合于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日三。(《补缺肘后方》,即《圣惠方》乌梅丸)
④治痢兼渴:麦门冬三两(去心),乌梅二大枚。上二味,以水一大升煮取强半,绞去滓,待冷,细细咽之,即定,仍含之。(孟诜(必效方》)
⑤治便痢脓血:乌梅一两,去核,烧过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济总录》)
⑥治大便下血不止: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⑦治小便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下。(《纲目》)
⑧治妇人血崩:乌梅烧灰,为末,以乌梅汤调下。(《妇人良方》)
⑨治消渴,止烦闷: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临卧时服。(《简要济众方》)
⑩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乌梅十四个,辣五合。水一升,煎取一半服,吐之。(《梅师集验方》)
⑾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⑿治蛔虫上行口鼻:乌梅肉噙之,或煎汤饮自下。(《日用本草》)
⒀治伤寒下部生匿疮:乌梅肉二两,炒令燥,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汤下十丸。(《圣惠方》)
⒁治劳疟劣弱者:乌梅十四枚,豆豉二合,桃、柳枝各一虎口握,甘草三寸长,生姜一块。以童子小便二升,煎七合,温服。(《本草图经》)
⒂治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刘涓子鬼遗方》)
⒃治咽喉肿痛:乌梅一两,双花二两,雄黄四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一钱。一次一丸,含化徐徐咽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⒄治化脓性指头炎:乌梅肉加适量的食醋研烂,或用乌梅二份,凡士林一份,制成乌梅软膏外敷,每日上药一次。此方对脉管炎所引起的指(趾)头溃疡也有效。(《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⒅治小儿头疮,积年不差: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将"中药乌梅的作用与功效及食用方法"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的中医验方和用法_中药用法: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