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_中药基础

2016-09-04 22:54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核心提示:麻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麻黄的主要成分草麻黄茎中含有生物碱1%~2%,其生物碱中40%~90%为麻黄碱(l-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

麻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_中药基础

核心提示:麻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麻黄的主要成分草麻黄茎中含有生物碱1%~2%,其生物碱中40%~90%为麻黄碱(l-Ephedrine), 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麻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_中药基础

麻黄的主要成分

草麻黄茎中含有生物碱1%~2%,其生物碱中40%~90%为麻黄碱(l-Ephedrine), 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l-N-Methylephedrine)、d-N-甲基伪麻黄碱(d-N-Pseudo methylephedrine)、l-去甲基麻黄碱(l-Norephedrine)、d-去甲基伪麻黄碱(d-Demethyl-pseudoephedrine)、麻黄次碱(Ephedine).此外,还含有苄基甲胺(Benzyl-methylamine)、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等;又含6%的儿茶鞣质和挥发油, 挥发油中含有l-α-松油醇(l-α-Terpineol)、β-萜品烯醇(β-Terpineol)、萜品烯醇-4(Terpineol-4)、月桂烯(Myrcene)、2,3,5,6-四甲基吡嗪等30余种成分;亦含有黄酮类成分, 如白飞燕草甙元(Leucodelphinidin)、麦黄酮(Tricin)、芹黄素(Apigenin)、山萘酚(Kaempfer- ol)等;尚含有机酸类,如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肉桂酸(Cinnamyl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木贼麻黄含生物碱 1.15%~1.75%,其中主要是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该品还含有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糖类化合物以及草酸(Ox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等有机酸类.

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 尚含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

上述三种麻黄中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生物碱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 草麻黄次之,中麻黄较低.

化学研究

草麻黄地上部分含有麻黄类:左旋麻黄碱(ephedrine),右旋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左旋去甲基麻黄碱(norephedrine),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norpseudoephe-drine),左旋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痕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methylpseudoephedrine),以麻黄碱为主,伪麻黄碱含量较少,总含量为0.481 -1.382%。恶唑酮类生物碱:麻黄恶唑酮(ephedroxane)。挥发油:从中分离出32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α,α,4-trimethyl-3-cyclohexen-1-methanol),β-松油醇(β-terpineol),对(艹孟)-2-烯-7-醇(p-meth-2-en-7-ol),平喘有效成分左旋-α-松油醇(α-terpineol)和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小麦黄素(tricin),山柰酚(kaempferol),芹菜素-5-鼠李糖甙(apigenin-5-rhamnoside),蜀葵甙元(herbacetin),3-甲氧基蜀葵甙元(3-methoxyherbacein)及山柰酚鼠李糖甙(kaempferol rhamnoside)。

另有报道,由生产麻黄碱的麻黄母液残渣中分离得O-苯甲酰-L-(=)-伪麻黄碱(O-benzoyl-L(+)-pseudoephedrine)。

木贼麻黄地上部分含有麻黄生物碱类: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黄碱,痕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以麻黄碱为主,伪麻黄碱含量较少,总含量为2.093%-2.436%。恶唑酮类生物碱:麻黄恶唑酮。挥发油:从中分离出27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6,10,14,-三甲基十五碳-2-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3,7,11,15-tetramethyl-2-hexadecen-1-ol),十八碳酸甲酯(oct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平喘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吡嗪,但不含另一种平喘有效成分旋-α-松油醇。黄酮醇甙:4′,5,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4′,5,7-trihydroxy-8-methoxyflavonol-3-O-β-D-glucopyranoside)。芳香酸类:苯甲酸(benzo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及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麻黄药理研究

发汗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麻黄碱。

② 条件温服、温热条件。

③ 作用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汗腺分泌↑;·兴奋中枢,外周α受体。

平喘

① 有效成分 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此外,2,3,5,6-四甲基吡嗪 L-α-萜品烯醇。

② 机理

促进NA和Adr的释放。

本身激动β-R→激活Ac→促进cAMP产生。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促进PGE的释放。

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收缩→粘膜肿胀减轻。

抑制抗体产生。

③ 作用特点 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

利尿

① 有效成分 d-伪麻黄碱。

② 作用 尿量增加。

③ 机理

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抗炎、抗过敏

① 有效成分 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麻黄碱。

② 作用机理

抑制过敏递质释放;

溶血素减少,呈抗补体作用。

镇咳、祛痰

① 作用强度 为可待因的1/20。

② 有效成分 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

解热、抗菌、抗病毒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

② 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奈瑟双球菌。

③ 抗病毒 流感病毒。

麻黄的药理作用

1. 麻黄碱的作用

a.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黄碱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 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震颤等症状.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时间.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麻黄碱在外周兴奋α1-肾上腺受体, 也激动中枢α1-受体引起中枢兴奋作用.皮下注射麻黄碱 50~100mg/kg 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哌唑嗪和α-甲基-对位酪氨酸能拮抗麻黄碱的这一作用,而舒必利、普萘洛尔和利血平都不减弱麻黄碱对鼠自发活动的增强作用, 提示麻黄碱是作用于α1-受体,而不是作用于 DA 受体.麻黄碱能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 产生镇痛作用.

b.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 抵消了它直接加速心率的作用;如果迷走神经反射被阻断则心率将加快.麻黄碱对于心脏有强大的兴奋作用,但反复应用, 或一次应用很大剂量,易于产生抑制;也可能扰乱心律, 但较肾上腺素弱得多;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麻黄碱与洋地黄同用时, 则易引起心律紊乱.麻黄碱静脉注射对硬膜外阻滞所致心率减慢,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下降均有明显对抗作用.

麻黄碱常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 脉压增大.给犬小剂量(0.01~0.2mg/kg)静注,其血压上升可维持10~15分钟.大剂量(6~10mg/kg)静注, 由于抑制心脏而引起血压下降.麻黄碱静注0.1~3.0mg/kg,猫肺动脉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 且有效量依赖关系.麻黄碱的收缩作用比较温和而持久,血管舒张作用很微弱, 因此用于鼻黏膜肿胀,收缩作用既长, 且无继发性血管扩张作用;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增加冠脉流量, 与垂体后叶素合用于升压时,能克服大量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冠状血管收缩及心脏抑制.麻黄碱的升压作用缓慢持久, 可维持数小时,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为显著, 舒张压一般不降低.

麻黄碱对血管的作用是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混合.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能直接与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结合, 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亦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动物实验表明:麻黄碱的作用能被可卡因所减弱, 亦能被酚妥拉明阻断.

c. 对平滑肌的作用: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特别是在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更为显著.实验表明:麻黄碱能有效地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的痉挛.其作用强度不如肾上腺素,但作用较持久, 且口服有效.故常用于哮喘.麻黄碱能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蠕动, 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麻黄碱对动物子宫一般表现为张力及振幅增加,此种兴奋作用可被麦角胺阻断, 被可卡因所增强.然而对人的子宫一般表现为抑制,曾用于缓解月经痛.麻黄碱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增加.麻黄碱使排尿次数减少, 足够量甚至产生尿潴留,用于儿童遗尿症有效.对夜间遗尿或膀胱括约肌无力小便失禁的病人, 麻黄碱亦可以消除其症状.麻黄碱能引起并增强小鼠输精管的自发性收缩,酚妥拉明可明显对抗麻黄碱的作用, 而利血平对此则无明显影响.

d. 其他:麻黄碱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 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麻黄碱及麻黄总生物碱对正常及发热猫均不表现发汗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对人不能诱发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环境中, 此时用麻黄碱 50~60mg 1.5~2小时后,汗液分泌比未用麻黄碱者更快更多, 而皮下注射麻黄碱的局部皮肤,并不引起特殊的汗分泌, 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 可能是中枢性的,而且麻黄碱有增加代谢率的作用.对六个正常成人注射硫酸麻黄碱50mg后, 代谢率较注射前增加14.2%;麻黄水浸膏及乙醇浸膏作用于致敏豚鼠肺切片,可抑制游离过敏原的量.

麻黄碱的作用属于混合型, 大部分是由于同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而产生的直接作用,小部分由于促进介质释放的间接因素.麻黄碱反复应用时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作用迅速减弱,最后可完全无效, 经数小时后可以恢复,在快速耐受形成的机制中也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因素, 有人用离体家兔主动脉条进行实验,认为麻黄碱除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外, 对主动脉平滑肌尚可能有其他作用受体;也有人提出去氧麻黄碱的急速耐受性与中枢调节有关,但破坏中脑外侧网状核后则无影响.

2. 伪麻黄碱的作用

a. 利尿作用: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用水、盐水及尿素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 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 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一次静脉注射后,作用可持续30~60分钟.其利尿原理被认为是由于肾血管扩张而引起的肾血流量增加.因在利尿的同时, 肾体积也增大.

b. 对平滑肌的作用:伪麻黄碱的极稀溶液与麻黄碱一样,能兴奋交感神经而使支气管扩张;浓溶液因能麻痹肌肉, 也能使气管肌松弛;而中等浓度则使支气管收缩.

c. 其他:伪麻黄碱有轻微的兴奋血管作用;在升压作用、收缩鼻黏膜血管等的作用方面,麻黄碱最强, 人工合成的消旋麻黄碱(Ephetonin)次之,伪麻黄碱最弱.毒性也以麻黄碱最强(100%), 消旋麻黄碱次之(78%),伪麻黄碱最弱(56.5%).

3. 麻黄次碱的作用麻黄次碱能降低血压, 增加离体豚鼠子宫的收缩及离体兔肠的蠕动,麻黄根浸膏静脉注射于猫及家兔亦有降压作用.

4. 麻黄挥发油的作用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它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可被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所拮抗.麻黄挥发油对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双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它对流感病毒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给感染 A 型、PR8 型流感病毒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有治疗作用.麻黄挥发油乳剂对肌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麻黄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对正常小白鼠体温均有降温作用, 但麻黄挥发油作用不如松油醇明显.麻黄挥发油乳剂灌胃、肌注、腹腔注射对正常及发热猫均不表现发汗作用,对发热病人也无发汗作用.麻杏石甘汤在鸡胚实验中对陕中 61-1 株流感病毒有抗病毒作用, 主要是麻黄的功能,石膏、甘草、杏仁对麻黄的抗病毒作用并不表现协同.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麻黄的作用较强.

将"麻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麻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_中药基础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