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小常识

2016-09-04 23:00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立夏养生小常识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意味着孟夏时节的开始。立夏时节,养生尤为重要。有些人会通过艾灸的方法来养生。那么,立夏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呢?

立夏养生小常识

 立夏养生小常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立夏养生小常识

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意味着孟夏时节的开始。立夏时节,养生尤为重要。有些人会通过艾灸的方法来养生。那么,立夏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呢?

一、早起花间走颐养心神

立夏以后,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如何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进而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呢?

中医上认为,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较好的保护心血管健康。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但是,不运动也不利于心脏健康,怎么办呢?夏天最凉爽的时间段要数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能颐养心神,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二、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

立夏后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如果经过一个上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立夏以后,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关于立夏的谚语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称“心藏神”。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大家都知道的“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

故而在午睡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练练转眼球的练习,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具体的方法是双目从左向右转9次,再从右向左转9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

三、晚归梳“五经”预防中风

立夏时节,不少单位的白天工作时间都是相应延长一些,大家要及时调整自己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减缓速度,尤其是在回家之后也要记得保健。怎么做呢,就是所谓的晚归梳“五经”了。

大多数人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但是晚上梳头的人还是很少的。但这里教大家梳头可不是用梳子,是用我们的手指,而且不是普通的梳法,是“拿五经”。怎么做呢?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晚归梳“五经”,意即在回家略作休息以后,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3次。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立夏节气人们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立夏养生的五种时令水果

1.杨梅

“小满枇杷黄,立夏杨梅红”,进入立夏,杨梅也上市了。杨梅是夏季水果中的上品,《本草纲目》中记载:杨梅能去痰消食、生津止渴,有和五脏、涤肠胃、除恶气、正痢疾、止头痛的功能。正所谓“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

由于杨梅没有果皮且是人工采摘,上面有不少灰尘和细菌,吃后难免会引发肚子不适。因此,在吃杨梅的时候最好还是用盐水浸泡5~10分钟,过后将水滤干,这样一方面可以洗掉一些脏东西,另外还可使杨梅的风味更佳。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