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后6大养生讲究

2016-09-04 23:01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天清地明,气候温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这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之时,正是清明。自古以来,清明都是重要的节气,农业生产中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之说,那么人呢,在起居养生方面,有着怎样的讲究?

清明之后6大养生讲究

天清地明,气候温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这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之时,正是清明。自古以来,清明都是重要的节气,农业生产中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之说,那么人呢,在起居养生方面,有着怎样的讲究?

春三月(三个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黄帝内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清明之后6大养生讲究

夜卧早起 以使志生

人们总认为春分一过就正式进入春天了,故常有“俏春寒”之说。其实,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高于10℃,才表示进入春天。每年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都会升到12℃以上。可以这么说,清明到来,春天才真正来了。

关于春季养生,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得非常清楚: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这个时节,应该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

精神调养 着眼于“生”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发、蛰虫苏醒,一派欣欣向荣,可谓“天地俱生”。具体到人,亦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在精神调养方面,着眼于一个“生”字。如何是“生”?上面提到了“以使志生”,就是说人们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一定要让情志生机盎然。

栽花种树 人更舒展

居室绿化也是春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春天是适宜栽花种树的时候,而绿化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故在我国民间也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若能常在静谧、芬芳、优美的绿色环境中生活,人体皮肤温度可降低1℃-2.2℃,脉搏每分钟可减少4-8次,且血流缓慢、呼吸均匀、心情舒畅,春天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这对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神经衰弱以及呼吸道疾病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具体到现实中,可把家庭绿化的重点放在阳台上,在阳台种些花卉、摆上盆景,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如果阳台面积较大,还可以用花盆种植攀缘类植物,如牵牛花、茑萝等。它们的藤蔓爬满阳台、绿满窗前,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