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睡几个小时才达标

2016-09-04 23:08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冬季睡几个小时才达标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就拿最近这“冬三月”来说吧,身边的年轻人天天感觉睡不够,早起变得越发困难;可老人家往往依旧受失眠困扰,更不用说一些患有失眠症、抑郁症的患者了。

冬季睡几个小时才达标

 冬季睡几个小时才达标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就拿最近这“冬三月”来说吧,身边的年轻人天天感觉睡不够,早起变得越发困难;可老人家往往依旧受失眠困扰,更不用说一些患有失眠症、抑郁症的患者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冬季睡几个小时才达标

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该睡多久?先看年龄

我们应该睡多久?传统观点一般是“起码保证8小时睡眠”。但在医生眼中,这个标准其实并不那么准确。

不同年龄的人睡眠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小孩子肯定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这是他们的身体成长、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的。对于成年人来说,通常认为是在8小时上下。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能保证每天5-6个小时就很不错了,因为他们有客观生理的因素在,睡眠时间不能与年轻人相比,似乎也不能强求。”

就在不久前,《每日邮报》也特意发表了这样一篇专业报道,其中再度提到了睡眠时间与年龄的关系,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建议睡眠时间。

初生婴儿(0-3个月):

14-17小时

婴幼儿(4-11个月):

12-15小时

学步儿童(1-2岁):

11-14小时

学龄前儿童(3-5岁):

10-13小时

学龄儿童(6-13岁):

9-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

8-10小时

青年人(18-25岁):7-9小时成年人(26-64岁):7-9小时老年人(65岁以上):7-8小时“如果能满足这个标准当然好,不过真按这个标准来看,很多人的睡眠时间都是不达标的。”袁勇贵说,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在尽量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能达到上述标准的前提下,每个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判断睡眠状况如何,时间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要重视的是睡眠的效果。如果睡醒后精神振奋,疲劳消失,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那么这样的睡眠应该就是合格的。相反,如果醒来依旧感觉疲惫、精力不足、情绪不佳,那么即便睡眠时间足够,睡眠状况依旧存在问题。”

几点起床?更看季节

而在中医专家眼中,该睡多久不仅要看年龄、看人,还应该看一看“天时”。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养生的作息应当与大自然的节律同步。正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睡眠的时间与天黑的时间息息相关。春夏季天黑得晚、亮得早,本来就适合晚睡早起,而健康人只要顺应天时不故意熬夜,即便每天睡六七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但到了冬季,天黑得早、亮得晚,最适合“早睡晚起”,所以很多人不睡八九个小时就觉得不够。

“我们都知道,冬季早上天亮得晚,加上气温低。从各方面的健康考虑,都不建议人们过早起床,更不要过早外出活动,这也是一种顺应天时。”张钟爱说,冬季最适合晚上11点入睡,早上7-8点起床,这样不仅时间充足,而且符合自然作息规律,在子时之前入睡有利养阴,此时七八点天亮了才起,正好外界温度上升,阳气生发,此时活动也比较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样甚至还可以降低一些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的风险,不夸张地说,是可能“救命”的。

虽然从养生角度赞成的“适当赖床多睡”和“睡懒觉”还是不同的。“很多人都会发现,即便同样睡8小时,凌晨零点睡觉、早上10点起床,与晚上10点睡、早上6点起床,睡眠质量相差甚远。甚至有研究称,这样的差距可能达到1.5倍。”无论是从中西医的角度来看,睡眠质量都以上半夜为重,尤其是“黄金睡眠时间”就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2点之间。

“中医主张‘子午觉’,就是因为子时是一天阴气最重的时候,此时入睡有利养阴;西医则认为此时休息,不仅有助于新陈代谢,也和一些重要的激素分泌有关。所以我们主张的赖床,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必太早起;但绝对不是故意晚睡,然后早上赖床不起。”

其实我们人体有一些自然节律,例如激素的分泌就会跟着时间走,睡眠不仅会影响到它,它也会反过来影响睡眠。比如许多人在夜间十点多钟可能挺累,此时睡也就睡了,这不仅有利于褪黑素等激素的分泌,反过来,这些激素分泌也会带来更好的睡眠体验。但如果错过这一时间段,到了凌晨,体内另一些让人兴奋的激素水平升高,这一错过就得再折腾好一阵子才能睡了。这种说法人们喜欢管它叫“走困”,从现代医学上来说就属于“睡眠节律”,而保持良好的睡眠节律,其重要性可一点都不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得低。

最近有句话挺流行,叫做“赖床毁上午,早起傻一天”。其实,冬季适度“小赖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如果早起就“傻”一天,那么说明这个人的睡眠一定是出了问题。“良好的睡眠意味着白天应该精力充沛、情绪良好,不管是几点起都应该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仅仅早起就反应迟钝变‘傻’了,那么问题就不在早起上,而在整个睡眠质量上。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习惯,必要时还得寻求医生帮助了。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