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止呕

2016-09-04 23:13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引起呕吐的原因有很多,而以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较为多见。中医认为,呕吐是寒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寒等因素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上逆所致,治疗呕吐还要分症状而定。具体怎么治疗?

中医教你如何止呕

 引起呕吐的原因有很多,而以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较为多见。中医认为,呕吐是寒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寒等因素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上逆所致,治疗呕吐还要分症状而定。具体怎么治疗?

有声有物谓之吐,即胃中食物随声上涌外出;有声无物谓之呕,即吐不出什么东西或仅吐出水液及酸苦胃液,俗称干呕。干呕出声重浊而长者称哕。吐后胃逆仍不下降,但胃空无物,势必出现干呕,所以并称为呕吐。呕吐是由胃气上逆,失其和降而出现的症状,可见于很多疾病中。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共司升清降浊,其气主降,以和降为顺,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气逆而上,则发生呕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医教你如何止呕

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1.外邪犯胃

【药物治疗】

治法:疏解和中,芳香和胃降逆。

选方:藿香正气汤。

藿香,紫苏叶,厚朴,白芷,桔梗,甘草,陈皮,半夏,曲大,腹皮,白术,茯苓,生姜,大枣。

暑湿加黄连,紫苏叶换为紫苏梗。热盛口渴舌干减白芷,加天花粉、麦门冬。

方义:藿香之芳香能和中醒胃,味辛能宣散外邪,为君药。辅以紫苏叶、白芷、桔梗助发表邪。胃腑以通为补,胃气以降为顺,故用厚朴、大腹皮、陈皮、半夏除湿消满,和中下气,使胃逆下降以平呕吐。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加姜枣不但能调和营卫,而且能健运脾脏,使脾阳上升,胃浊下降,脾胃升降之气达于平衡。暑湿者,加黄连以苦味降胃气,寒性消暑邪。口渴舌干为胃津受劫之症,减白芷之温燥,加天花粉、麦门冬以复津液。

【针灸治疗】

治法:解表和胃降逆。治上以疏解表邪,治中以和胃降逆,表解胃和,呕吐乃平。

处方:

风池,风府,内关,中脘,足三里。

暑邪减风池、风府,加曲泽,甚者加刺中冲放血。

方义:风池、风府位于头颈部,功能疏解表邪。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过横膈膜,从胸至腹,依次联系上、中、下三焦,阴维脉循行从足走腹,经过胸胁部,二经都经过腹部,根据“经脉所至,主治所及”的理论,取手厥阴心包经与阴维脉相通的穴位内关,来治疗胃气不和而引起的呕吐。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土穴,它与胃之募穴中脘配伍,是局部与远道循经的有效配穴法,也是治疗一切胃部疾患的有效配穴法,功能通阳理气,和胃降逆。暑属阳邪,故取属火之手厥阴心包经的合水穴曲泽,放血以清泄暑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医教你如何止呕

2.饮食失调

【药物治疗】

治法:温化痰饮,消食化滞。

选方:二陈汤。

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生姜。

呕酸加黄连。呕绿水加山栀子、钩藤。积食停滞加厚朴、山楂、枳实。干呕加竹茹、伏龙肝。久呕中气虚加人参、石斛。呕冷不食加炮姜、熟附子。吐涎水有虫加川楝子、使君子。

方义:胃以降为顺,故以半夏降胃逆化痰湿,为君药。陈皮、茯苓健脾理气,甘草和中,生姜温胃止呕。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故加黄连以清之。吐绿水为足少阳胆经有火,火性炎上,故加栀子、钩藤以降胆火。积食停滞加厚朴、山楂、枳实消食化滞。干呕是胃热,以竹茹、伏龙肝清胃降逆。久呕必伤残胃腑,故以人参、石斛补之。呕冷不食是虚寒之症,加干姜、熟附子以温胃。吐蛔虫以川楝子、使君子杀虫安胃。

【针灸治疗】

治法:以手足阳明原合肢体同气相应配穴,并配胃及大肠之募穴,鼓动肠胃气机,消滞通导。

处方:

中脘,天枢,合谷,足三里。

吐酸加阳陵泉。吐绿水加日月、劳宫。呕吐冷食或口吐清水加灸天枢、中脘、胃俞、魂门。呕吐盛加刺金津、玉液放血。

方义:中脘、足三里分别是胃之募穴和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治疗胃病的主要穴位。

通胃必涤肠,故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大肠募穴天枢。吐酸与吐绿水都属肝胆有热,故取足少阳胆经的合穴阳陵泉、胆之募穴日月直接清泄肝胆之热。同时,要用异经子母补泻的方法,间接地平泄肝胆之火,方克有济。肝胆属木,木能生火,火是木之子,故在手厥阴心包经上选用属荥火的劳宫穴,以火经中的火穴来泄肝胆之火。呕吐不食、口吐清水是脾胃虚寒,加灸中脘、天枢、胃俞以振脾胃之阳。肝藏魂,故取魂门以制肝扶脾。金津、玉液在舌下中部两旁青络上,舌为心之苗,在该处用圆利针放血,有清心泄热功用。

3.情志不和

【药物治疗】

治法:降制肝之逆,通胃阳,安中气。

选方:半夏泻心汤加味。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代赭石。

方义:七情不和,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火性上炎致呕吐,故以黄芩、黄连苦寒之剂以清肝胆之火。肝病必及脾胃,胃恶寒喜温,脾恶湿喜燥,故参以人参、甘草、大枣甘补之品以奠安中气。真气逆而不降,故以代赭石给以镇坠。这是苦寒辛温、重镇、甘补综合同用的方法。此方妙在既温又凉,又辛又苦,能补能泻,相辅相成,保持平衡。

【针灸治疗】

治法:取厥阴募原,清肝理气以制肝逆,佐取太阴表里,健脾和中,升清降浊。

处方:

大陵,太冲,膻中,期门,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大陵、太冲是手足厥阴心包经与肝经的原穴,原主气,故有理气解郁的作用。膻中、期门是心包与肝的募穴,募穴是脏腑气血聚集之所,分布在所属脏腑附近,所以二穴有清肝理气的作用。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脾胃相表里,是表里阴阳配穴,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使胃中浊气下降,脾脏清气上升。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