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
大啖荔枝,儿童昏了
6月的南方,到处一片蝉鸣之声。此时荔枝熟了,红红的果皮,白白的果肉,特别吸引嘴馋的小孩,这样一来,不该发生的事情就发生了。
上世纪60年代初,在海南荔枝产区发现多例晨间昏迷的儿童,当时查不出原因,后经调查和研究,乃系患儿连日大量吃荔枝而进餐甚少,导致低血糖反应。由于荔枝所含糖分主要是果糖,暴食荔枝后,血中有过量不能被细胞(特别是脑细胞)利用的果糖,而能被细胞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却很低,故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会突发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有饥饿感;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脉细、呼吸不规则等。
因此,在荔枝上市季节不宜过量吃荔枝,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可让患者平卧,冲糖水饮服,严重者须送医院救治。
橘子红了,身子黄了
柑橘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但吃得过多周身皮肤就会呈橙黄色,尤以手掌、脚掌、鼻唇沟、鼻孔周边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胡萝卜素血症或叶红质血症,也称皮肤橙黄病。一些进食过多胡萝卜、番茄、南瓜的人也可发生此病;因这些食物含有胡萝卜素(叶红质),若进食过多,血中胡萝卜素便明显增多,而肝脏又不能把多余的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于是,皮肤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高,使皮肤呈现橙黄色。
橙黄病虽非严重疾病,但常被误认为是肝炎而引起恐慌。本病皮肤发黄,但巩膜却不黄,血中胆红质也不增高,故可资鉴别。
预防措施是避免吃过多的柑橘或上述食物。若出现皮肤发黄,即应停吃上述蔬果,并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一般数日内即可退黄。
吃柿子,胃里长出石头
你听说过胃会长石头吗?进食大量未成熟的柿子、未经加工的鲜柿子或未去皮核的柿子,就会引起胃石。这是因为柿子中含有较为大量的鞣酸,鞣酸与胃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积于胃内;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胶、胶质及胃内的食物残渣,它们“团结起来”,凝聚成块而形成胃石,医学上称为胃柿石症。块头小的胃柿石可通过幽门入肠随大便排出,块头大的胃石就出不了“门”而在胃内长期驻扎,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黑枣、山楂也可引起胃石。
预防胃柿石症发生,首先要避免空腹吃生涩的柿子,吃了高蛋白鱼肉(如虾、狗肉等)后,不应在餐后接着吃柿子。发生胃柿石症须求助医生,通过胃镜活检将胃石捣碎或手术治疗。
吃菠萝吃出菠萝病
菠萝味美汁多,令人馋涎。但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有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引起菠萝病。一般吃后15分钟到1小时内发生腹痛、吐泻、头昏,皮肤潮红、发痒,有的起荨麻疹。患者四肢、口唇发麻,严重者呈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即应送医院施治,使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使用皮质激素及其他综合治疗。
预防菠萝病的办法是:先将菠萝削皮,挖掉果丁,然后切片,在盐水中浸泡30分钟以破坏菠萝蛋白酶,这就可避免发病。既往吃菠萝发生过敏反应者,则以忌吃为宜。
“美容”水果,小心中毒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水果供应已经打破了以往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无良果贩为了蝇头小利,往往对水果进行“美容”、“塑身”,使其一个个丰满圆润,鲜嫩诱人。他们的着数有:用稀硫酸泡荔枝保鲜,使荔枝红艳可爱;青里泛白的桃子浸在洗衣粉中数小时,桃子摇身一变而色泽鲜艳,白里透红,但吃在嘴里既硬又涩;未成熟的葡萄喷上植物激素可变得透红硕大,但味道酸涩;使用膨大剂的猕猴桃,单个重量可超过120克,但毛硬肉粗。
因此,人们选购水果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光看外表中了“美人计”;二是吃水果一定要削皮,虽说水果皮所含的维生素C较多,但果皮上的农药是不易洗净的。
另外,对腐烂变质的水果如甘蔗等,请记住一句民谚: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其实,说来说去,正常人吃水果致病的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进口额”过大(暴食),如橙黄病、荔枝病等;二是“进口程序”不规范(食不得法),如菠萝病、胃柿石症等;三是“进口物资”变质或污染,如霉变甘蔗中毒、水果保鲜剂或杀虫剂中毒等。只要把住这三道关口,你就可以安心地大享口福了。
对一些患者来说,即使没有出现上面的情况,某些水果也是“禁果”。当你要去探视这类患者,或家有类似患者时千万要注意了:
糖尿病 由于许多水果都含有较高糖分,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许多水果都得禁食。甘蔗、荔枝、龙眼、葡萄应列为禁品。苹果应少吃,夏天不宜用西瓜解渴,因为吃1000~2000克西瓜,就等于吃进50~100克糖,这会加重病情。
慢性肾炎 这类患者常有高钾血症,因此,含钾高的水果应禁食,如橘子、鲜橙汁等,香蕉也应少吃。
胃十二指肠溃疡 这类患者在胃液酸度高时病情常常加重,故应少食增加胃液酸度的水果,如山楂、杨梅、柠檬、橘子、酸杨桃等。
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及长期卧床的患者最怕便秘,故对容易引起便秘的水果如柿子、苹果应忌食。
上一篇:老人照看小孩更有益健康?
平常吃点柚子,让健康更美丽:下一篇